王志宏随笔:秦腔《攒劲女人》观后感

杨弘环球经 2024-11-10 18:30:33

秦腔《攒劲女人》观后感

作者:王志宏

第十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于11月1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隆重开幕。西北30家专业院团、20位梅花奖得主、百余名秦腔新秀登台献艺。为期11天的艺术节,先后有17台大戏、120余折子戏与观众见面。这次艺术节的主题是:“秦声颂风华·腔音传千年”。展演的剧目既有传统大戏,也有新编历史剧,还有紧跟时代创排的现代戏。

11月4日晚,本人应邀在西安广电大剧院,观看了由宁夏秦剧院推出的新编现代戏《攒劲女人》。也许是由于我长期在宁夏工作的原因,对宁夏奉送的这台大戏特别钟情,我和夫人早早就来到了剧场。当大幕徐徐拉开,“三十三根野草九十九块根——黄河水吆,养育出攒劲的人!”一嗓子沧桑浑厚的唱腔,似乎从远古时代传来,立马勾起了我对塞上江南这块神奇土地的美好回忆。

何为攒劲女人?攒劲是宁夏的方言,大概意思就是这个女人特别有能力有本事,且面目姣好一表人才。

看完《攒劲女人》这部大戏,令我十分感动。深感这是一部编剧用情编,导演用情导,演员用情演的好戏大戏。

一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十分感人。这部戏是根据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龙源村村民李耀梅的先进事迹改编的。她是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该剧主人公李水河,出生在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十八岁嫁人,遭遇家暴。她咬牙隐忍24年,面对丧子、病痛折磨等多重打击,42岁离婚。为了活下去,她靠捡垃圾度日,供养女儿上大学。46岁遭遇车祸,为了救她的命,女儿借款30万,她又一次陷入绝望之中。在村支书的关心下,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指引下,她依靠当地特有的芨芨草,办起了扫帚场,扎了三年扫把,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大道。正当她充满希望去追求个人幸福时,却传来了与她青梅竹马的徐文遭遇意外。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这个攒劲女人彷徨过,但最终没有放弃,使她的人生如同宁夏花儿一样绚丽多彩。该剧主题鲜明,很有时代感。深刻反映了宁夏乃至西北欠发达地区一度时期老百姓生存的真实现状。

二是舞美简单道具真实。这部戏反映的是欠发达地区农村过去一个时期的真实生活。既没有大红大绿的舞台艺术美化,更没有复杂高档多姿多彩的道具衬托。演出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多次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我深感靠的是故事的真实感人,靠的是精彩绝伦的唱词和道白,靠的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强大,靠的是简单的舞美和真实的道具。一簇簇耐寒耐旱、不惧风沙的芨芨草在舞台上拟人化摆动旋转,是对主人公李水河敢于与命运抗争精神的礼赞。一座土炕、一台蹦蹦车、一头毛驴出现在舞台中央,自然而然的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西海固的贫困山区,吸引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

三是主演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佩服。李水河的扮演者侯艳出身艺术世家,她的母亲曾是宁夏秦剧团的团长,如今她又女承母业,当上了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院长。侯艳同志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宁夏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不仅艺术造诣深厚,而且政治思想先进,先后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当之无愧的秦腔名家。可以说这部大戏的推出,是她的又一部扛鼎之作,也是她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累积。这部大戏的成功,再一次彰显了侯院长扎实的艺术功底,良好的自然禀赋。演员的表演是戏剧三度创作的重要环节。侯艳扮演李水河,表情丰富,扮相俏美,朴实大方,嗓音清亮,表演细腻,把李水河这个穷人家女人的忍辱负重、聪明睿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表演的淋漓尽致。

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戏大戏。

如果说有点不足的话,我感到开头有些突然,也有点与当地的民俗民风不相符合。水河出嫁乃人生大事,既无送亲的队伍亦无迎亲的人员,仅靠一头驴作道具,迎接新娘的是一个大酒鬼,有悖中国的传统礼仪。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0 阅读:0

杨弘环球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