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游击队与华蓥山起义
背景与准备:194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的工作指示》,指出南方各省可发动游击战等。1947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机关被撤销,钱瑛指定王璞负责清理川东组织。9月王璞带去《川东农村工作提纲》,10月钱瑛批准计划,成立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川东地区和重庆市的工作,上川东工委负责华蓥山游击队武装起义工作,做了大量准备。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起义爆发:1948年4月,《挺进报》被破坏,刘国定、冉益智被捕叛变,川东地下党组织严重破坏。在危急情况下,1948年8月至9月,华蓥山周围许多县联合起义打响,包括五工委领导的代市、观阁起义;八工委领导的武胜、岳池边境的三溪起义等,合计2000余人参加。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起义影响:起义震动了国民党政府,蒋介石下令“迅予扑灭”。国民党派保安团、内二警及正规军两个师进行清剿,大部分起义受挫,但有力支援了国统区的地下斗争,牵制了敌大批兵力,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抗日战争时期的“两面政权”
在抗日战争时期,华蓥山形成了独特的“两面政权”现象。这种政权形式旨在充分利用和调动当地资源,提高游击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智慧,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一定基础。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古代巴人文化相关
华蓥山自古属巴人领地。巴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巴文化,他们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都在华蓥山地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比如华蓥山的歌舞就采华蓥山之灵气,具有古朴粗犷、气势磅礴等特点,这也是巴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体现。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