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谏言被降职,彭总好心劝诫他隐忍,黄回答:杀了我也做不到

曦月谈谈 2024-12-05 16:32:54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黄克诚是一位特殊的存在。

他的同僚彭德怀曾评价道:“很多人说我骨头硬,我看黄克诚比我还硬十倍。”

这个评价绝非夸张。

从青年时期初入革命队伍开始,黄克诚便以鲜明的实事求是精神著称,也总是能在狂热的声浪中保持冷静,在危急关头作出理性的判断。

不过,这种“硬骨头”精神也为他带来了无数挫折:九次被撤职降级,几乎是开国将领中的“第一人”。

那么,黄克诚的这种“硬骨头”精神到底是好是坏?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湘南的“逆行者”

1927年秋,南昌起义的炮火声刚刚震响,革命的浪潮便迅速波及四方。

在这片深受革命洗礼的土地上,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黄克诚,正在秘密组织当地农民开展革命活动。

彼时的他,已经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冷静与远见。

那年的一个夜晚,湘南特委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

会议室中,坐满了激动的革命同志,大家的情绪高涨,纷纷建议立即组织武装起义,以此响应南昌起义。

但当所有人都在热血沸腾地规划起义的策略时,黄克诚却始终沉默不语。

他低头思索,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评估着什么。

终于,他站起身,语气冷静地说道:“当前形势并不适合贸然行动,我们缺乏足够的武装,起义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顿时鸦雀无声,随后,一些年轻激进的同志纷纷质疑黄克诚,革命岂能等待?难道要看着热潮消退吗?

黄克诚面不改色地回答,没有准备的热潮,是用同志的生命去填的火坑,他的语气虽不高,却带着一种笃定。

黄克诚的冷静无疑是“逆流而行”,会议结束后,几位同僚拉着他到一旁,“克诚同志,你太不合时宜了,这种时候谁还谈保守?”

黄克诚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如果我们失败,谁来为这些牺牲的生命负责?”

事实证明,黄克诚的坚持并非杞人忧天,在他坚持的劝阻下,特委暂时放弃了起义计划。

这一决策在日后被证明挽救了革命的火种——避免了仓促行动带来的严重损失。

时间到了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

黄克诚一改此前的克制,迅速组织起永兴的农民力量,配合特委开展起义行动。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会议室中冷静“泼冷水”的那个青年,而是一名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指挥者。

他担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带领队伍冲锋陷阵。

但革命从不缺挑战,在敌人迅速反扑之下,起义军不得不被迫撤退。

面对失去据点的危机,上级下达了一道强硬的命令:“焦土战略”。

要求革命军尽可能摧毁敌人可能利用的资源,让反动派即使进入城镇,也无房可住、无粮可取。

黄克诚听罢,眉头紧锁,他明白,这样的命令无疑会将百姓置于更深的水深火热之中。

“要我们烧自己的土地,那和敌人又有何区别?”他在会议上直言不讳。

上级听后脸色铁青,质问道:“难道革命不需要付出代价?”

黄克诚却再次坚定的表示了反对,但他的反对最终还是没能得到认可。

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折中执行命令:他命令部队只破坏政府机关和军事设施,而对百姓的房屋、粮食一律放过。

这一决定让很多群众记住了他,却也惹恼了上级,很快,他的职务被撤销。

这是黄克诚人生中的第一次降职,而未来类似的场景还将反复上演。

多次降职

进入彭老总的红5军中任职后,黄克诚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1930年,红三军团召开了一场重要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攻打武汉。

与会人员激情高涨,讨论声此起彼伏,仿佛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可黄克诚的发言却犹如一盆冷水:“武汉不是轻易能拿下的,凭现有的力量,强攻只会送命。”

他的话让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既有质疑,也有愤怒。

在那些人眼中,他的冷静近乎怯懦,但黄克诚却不为所动。

他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城防和地形,将失败的可能性剖析得一清二楚。

他的话并未改变会议的决策,但却引起了彭老总的注意。

会后,彭老总私下找到黄克诚,对他说:“克诚啊,你太倔了,意见可以提,但得注意方式啊,不要每次都跟大家唱反调。”

黄克诚却说啥了自己也做不到,而且不是自己想唱反调,是现实不允许大家盲目冒进。

彭老总对此只能无奈叹气表示:“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有时候太较真,不太会为自己考虑,还是得学会隐忍。”

黄克诚的“唱反调”不仅惹怒了与会人员,更让高层对他心生不满。

他原本即将被任命为红五军第三纵队政委的决定被撤销。

后来,随着战局的发展,他在反“围剿”战役中的表现再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才让他的职务逐渐恢复。

奈何好景不长,1931年中央苏区开展“肃反”扩大化运动,黄克诚又一次因为坚持原则而站在了风口浪尖。

面对错误的肃反名单,黄克诚并未选择沉默,他直言名单上的同志没有问题,并以自己的性命做担保。

上级震怒,视他为“包庇反革命”,甚至一度决定处决他。

这一次,黄克诚的命是彭老总救下来的,但即便如此,他的职位还是被撤销。

这些挫折并未让黄克诚变得圆滑,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判断和信念。

关键时刻

1934年冬,红军的长征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而湘江战役爆发后,敌军对中央红军步步紧逼,试图围歼这支尚存的革命火种。

在一片枪林弹雨中,黄克诚时任红四师政委,负责界首渡口的防御任务。

敌军的炮火一天比一天猛烈,经过两天的激烈血战,中央机关已成功转移,但黄克诚观察到,敌人正在快速增援,形势已十分危急。

于是,他立刻找到师长张宗逊,提出立即撤离,见张宗逊犹豫不决,黄克诚语气愈发坚定,如果出了问题,我来承担责任!

最终,黄克诚拍板,果断下令撤退,这个决定极为及时,为红四师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相比之下,红三十四师因未能及时撤离,几乎全军覆没。

黄克诚的判断力不仅保住了红四师的元气,也为革命留下了关键的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抗击侵略者。

在这一特殊时期,为了与国民党接轨,我军被迫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改设“政训处主任”。

这一改变表面上看是为了适应合作需要,但实际上却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黄克诚注意到,政委制度的取消,让部队的思想工作陷入低潮,军队逐渐出现军阀化苗头。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战士们的思想觉悟下降,甚至有些部队开始出现贪腐与纪律松弛的现象。

作为长期担任政委的老兵,黄克诚深知政委对于革命队伍的重要性。

于是,他开始着手调查,并根据一线部队的情况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严肃指出:人民军队的根本在于思想,政委是抓思想工作的核心人物,一旦失去这一制度,军队与旧军队的区别便会模糊。

这份报告送到中央后,立刻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

不久后,全军掀起了反军阀主义斗争,并迅速恢复了政委制度。

黄克诚的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重新点燃了人民军队的思想火炬,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共双方进入战略对峙阶段。

此时,我军内部弥漫着一股“和平即将到来”的乐观情绪,不少干部放松了警惕。

而黄克诚却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他敏锐地察觉到,东北这片战略要地,将是未来国共较量的关键所在。

黄克诚反复思考后,于9月中旬向中央发电,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必须尽快派遣大批精锐部队进军东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他分析道,东北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地理位置优越,是解放战争中的制高点,一旦失去东北,后续战局将难以为继。

之后,中央迅速调动部队进驻东北,成功抢占了战略要地,此后,东北成为我军巩固胜利的重要后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无论是湘南起义中的冷静坚守,长征路上的果断决策,还是战后对军队制度的远见卓识,他的“硬骨头”精神始终贯穿始终。

因此,毫不客气的说,黄克诚“硬骨头”精神和远见卓识影响了整个解放战争的格局,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黄克诚的一生,是革命者无畏精神的生动注脚。

彭德怀说,黄克诚的骨头比他硬十倍。

事实也证明,这份刚强不仅让他历经九次降职而无怨无悔,也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黄克诚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人的成就,他的坚韧和忠诚,成为时代的象征,成为后来者学习的榜样。

信息来源:金台资讯 2023年1月10日 关于《黄克诚讲真话敢建言》的报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19年7月4日 关于《中央纪委原常务书记黄克诚:抓党风,“不怕撕破脸皮”》的报道

1 阅读:38

曦月谈谈

简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