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卧龙心术,燃梦文化执行董事兼经理,创始人:
治愈你的情感创伤,帮你寻觅真情真爱,这就是我的目的!我是卧龙,点击上方关注,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鹬蚌效应”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
蚌在河滩上晒太阳,被寻找食物的鹬看见了,它很开心,觉得自己能好好饱餐一顿。于是偷袭了蚌,蚌呢?它不甘示弱,合拢自己的甲壳,夹住了鹬的嘴巴。
鹬蚌就这样谁也不肯相让,谁也不肯松口,这时来了一个渔翁,毫不费力的把鹬蚌一起捉回家了。
而在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发生了矛盾,赵国想要打燕国,苏秦就引用了鹬蚌相争相争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以后,进一步对赵王说若是现在攻打了燕国,两国都不会得到好处,反而实力强大的秦国会像渔夫一样,消灭赵燕两国。
赵王听了觉得有理,放弃了攻打燕国的计划。苏秦的言外之意是“竞争无可厚非,但是当竞争双方面有共同的敌人时,双方最好团结起来,而不是继续钩心斗角,否则,必然会给敌人可乘之机,使得彼此都遭受劫难。”
“鹬蚌效应”的含义就是“你可以与他人进行竞争,但你得分清楚形式,若你们有共同的强势的竞争对象,你还要固执己见,那么就只能是大鱼吃小鱼,强势的竞争对手把你跟你的竞争对象一起吃掉。”
商业竞争之中,常见的就是“鹬蚌效应”,而在情感中,“鹬蚌效应”衍生出来的弊端也有不少。
弊端一:冷暴力
有不少的夫妻,谁该做家务这件事上总是争论不休,每个人看似说的都很有理由。但真的是如此吗?
家务不是谁该做,是该怎么做家务,问题都搞不明白,怎么可能把问题处理好呢?夫妻共处之中,你可以根据工作的时间来定怎么做家务,也可以根据劳累程度规定怎么做家务,但是切记不要把家务归结在一个人身上。
一旦把家务归结在一个人身上,就会让这个人产生抱怨、埋怨的情绪,夫妻感情变淡不说,还会引发夫妻争吵,严重的情况就会让彼此都不说话,以此抗议自己的不满。
这就好比“鹬蚌相争”,最后谁也落不着好,离婚就会成为必然的情况。
弊端二:互相的家暴
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海蓝博士在她的书籍中写道:每个人都会在有些人面前是好人,在有些人面前是坏人。情绪好的时候容易是好人,情绪差的时候容易成坏人。
夫妻共处之中,相处融洽的时候是爱人,相处不融洽的时候是仇人。作为一名情感作家,遇到过不少的备受折磨的男女朋友,他或者她把自己的伴侣当成了小人、伪君子甚至是地狱里的魔王。
或许婚姻里的痛苦有一方错更大,但不能说另一方就没有错了。可是很多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管是谁的错,总是先给对方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另一方也不甘示弱,同样以此来还击。
互相的家暴衍生以后,彼此的感情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并且影响的力度会很大。造成的结果不是没有好日子过,就是感情没了,两个人离婚成为彼此的仇人,老死不愿意往来。
弊端三:互相的猜疑
培根曾经说过“猜疑的确应该制止,至少应当节制,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惘,疏远朋友,而且扰乱事物,使之不能顺利有恒”。
夫妻或情侣情感递增的基准条件之一是信任,因为有了信任,彼此才能坦诚相见,因为有了信任,彼此才能有互相的安全感,因为有了信任,彼此才敢把自己的下半生交托给对方。
可是一旦彼此之间存在互相的猜疑,信任感便会直接降低为零不说,对于自个儿伴侣的行为、言语都会存在不信任,造成认知上的偏差,觉得对方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是敷衍自己的,是有了别的爱人的。
当这种互相猜疑日久,表面上的和谐便不会存在,进而浮出水面的是恨是抱怨是埋怨。负面情绪弥漫在夫妻或情侣之间,感情能好吗?不能,结果只能是分离。
卧龙总结:
康诺利说“在两性的斗争中,男人的武器是冷漠,女人的武器是报复”,我觉得应该再加上一句话“冷漠与报复互相争斗不休的时候,两性的亲密关系便会就此消散无影。”
“鹬蚌效应”就是男女互相的争斗不休,谁也不肯服软,谁也不肯认输,便宜了谁呢?便宜了那些喜欢看热闹的人,便宜了那些嫉妒你过得好的人,便宜了那些不愿意看到别人好的人。
夫妻或者情侣结合在一起,不是为了彼此的争斗不休,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是为了幸福,是为了快乐才选择在一起的。若想要不被“鹬蚌效应”左右,不妨各自退让一步,不妨在即将发生争吵的时候,对对方说一句“对不起”。
或许有朋友觉得“对不起”一点用也没有,其实你真的是错了。一句“对不起”不仅能停止双方的争斗,还能够抑制坏情绪的增添,让彼此都能够理性的思考对与错,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和争斗的衍生。
可以这么说,“鹬蚌效应”一旦存在情感生活中,解决的方式只有一个“互相的退让一步”。做到了这一步,得利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个儿,是我们的婚姻,是我们的恋爱。
文末,送给朋友们一番话:你可以跟你的伴侣吵架,你可以跟你的伴侣抱怨,但你在抱怨以及吵架过后,请说一句“对不起”。“对不起”是挽回,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是让彼此把矛盾消解于无形的最有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