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选举余下10天的关键时刻,朔尔茨的未来似乎已成定局。极端民族主义政党获得强大力量支持,导致柏林陷入动荡状态,德国政治格局可能加速分化。
本月23号,德国的大选活动即将启动。临近大选十天之际,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遭受了来自美国盟国的公然羞辱。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婉拒与朔尔茨的会面请求,其理由是:“没有必要与他(朔尔茨)见面,因为他预计不会长期担任总理职位。”"无疑,万斯此举背离了外交礼节。"如同一位德国官员所描述的,这一举动显然构成了对德国的公然不敬。然而,万斯的观点或许并非全无道理,即便德国大选尚未拉开帷幕,朔尔茨的政治前程似乎已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命运之中。
先前的多项德国民意调查显示,朔尔茨所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处于劣势,其民众支持率波动于15至17%的区间内,甚至低于排名第二的德国极右翼政党“另类选择党”。当前位居榜首的是由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民主党联合构成的联盟党,其民意调查的支持度大致为30%。假使局势未有显著变动,联盟党领袖默茨有望接任成为下一届德国总理,与此相对,66岁的现任总理朔尔茨则很可能选择卸下职务。鉴于此评估,万斯显然低估了朔尔茨的重要性,从而做出了不愿会面的决定。
在此背景下,不容忽视紧随其后的德国选择党地位。长期以来,极右翼政党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主流政党间存在一种隐性的不成文协议,即避免与极右翼政党合作,这一现象常被比喻为德国政治体系的“防火墙”。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民粹主义的兴起和越来越多不满现状的年轻德国人涌现,极端右翼的政治力量在德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原先被视为"异见"的选择党,在民意调查中支持率曾攀升至23%以上,这鲜明地揭示了德国政治版图向右偏移的趋势。
此外,德国的极右翼政党亦获得了国际层面的强力支持。在本月,美国首富马斯克公开支持选择党,并通过视频参与其集会,宣称选择党是德国的“最大希望”。在本月12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举行了会谈。欧尔班宣称“德国选择党代表未来”,这揭示了他对于德国极右翼政党立场的转变。这二例揭示,德国极右翼政党的影响力正显著增强,选择党的国际认可度提升,其力量不容轻视。
然而,德国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亦激发了德国社会的高度警觉。自去年年底起,针对德国极右翼政党的抗议集会频繁发生。近日,德国包括首都柏林在内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反极右翼势力抗议活动,数十万名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主流政党与德国选择党的合作。德国各政党对此已有预见,并相继宣誓将避免与选择党结盟组阁,这实质上排除了选择党在今年成为德国政府成员的可能。然而,极右翼政党的兴起迹象已现,大选后选择党极有可能跃升为德国最大的反对党,从而对德国的政治格局造成长远且潜在的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假使德国政坛持续向右偏移,德国政治的分歧势必会加剧,进而为德国未来的前景蒙上更多变数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