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施压与调停下,俄乌冲突转向了和平谈判的路径。然而,主导谈判的核心方竟是美国与俄罗斯,而非主要涉事方乌克兰,这一状况使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深感不满。在交涉场合中,乌克兰的筹码逐渐减少。或许不可避免,乌克兰最终可能在大国施压下选择妥协。俄罗斯提出的条件明确而直接,核心的两点包括禁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以及认可现有的领土状况。基于三年的俄乌冲突,俄罗斯不仅吞并了乌东四州,还持续在其他战场激烈争夺领土,早在十几年前已占领克里米亚,展现出了不愿轻易放手的姿态。尽管乌克兰确实控制了俄罗斯境内的某些区域,尤其是库尔斯克地区,然而所占面积仅为500平方公里,且俄罗斯正致力于收复失地,与俄罗斯先前从乌克兰获取的约12万平方公里土地相比,其影响力微不足道。
目前让乌克兰感到难堪的是,美国的立场出现了显著转变。先前,拜登上台之初即展现出全面支持乌克兰的姿态,不仅在立场上坚定,且在军事援助方面亦不遗余力。然而,在特朗普政府接手后,立场出现了显著的转变。近期,美国国防部长彼得·哈格尔指出,乌克兰重返2014年前的领土边界乃非现实之举,而乌克兰加入北约亦不会被纳入俄乌和平协议之中。特朗普总统的看法与美国国防部长的观点高度一致,这表明美国原则上支持俄罗斯所提出的停战协议条款。
由此,缺乏美国支持下,乌克兰收复失地前景将变得极其渺茫,实难具备相应的实力。泽连斯基希冀北约接纳的理想终将破灭,因为俄罗斯持反对立场,而美国对此也缺乏积极的响应,不愿接手这一“棘手问题”。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乌克兰将无法实现永久加入北约的状态。根据马斯克的观点,未来美国似乎无意介入他国内政,特朗普政府将集中精力解决国内事务,当前正公开地推行改革,致力于实现美式的反腐败及精简行政。
让泽连斯基倍感困扰的远非仅此,特朗普总统不仅终止了对乌克兰的资金支持,更采取了反向行动,寻求追讨已提供的款项。他要求乌克兰偿还债务,若无现金则可用稀土等战略性资源作为偿付手段。特朗普以其精明的策略著称,他倾向于秉持实用主义而非倡导普遍的国际团结,因此不太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减免援助开支。在他的领导下,美国更侧重于维护自身的利益,追求外部认可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平衡,而非单纯追求道义上的支持。当美国引领这一行动时,预计其他欧洲国家也将向乌克兰提出赔偿要求,这无疑为冲突增添了复杂性,难以预测这场争端将如何演变。没有欧美后勤支持,乌克兰每日难以维持其军事行动。对于泽连斯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不仅未见援助之手相助,反而遭受更多落井下石的打击,你说这种处境是否令人愤慨?此举严重违背了行业准则与道德规范。然而,这便是严酷的现实,不能归咎于他人。如此一来,乌克兰面临山河残破、人口急剧下降以及沉重债务的困境,恐怕需跨越百年方能逐步恢复元气。
尽管乌克兰未曾遭受灭国之灾,却也陷入了濒危境地。于弱者与强者并存的格局中,乌克兰将成为中小国家在政治生存领域面临的最为显著的教学案例。中小国家的领袖若缺乏在大国间灵活生存的智谋,其国民将可能遭受相应的损失。当今世界中、美国、俄罗斯作为全球三大强国,其地位犹如森林之中的王者,轻易触碰不得。任何与这三国卷入冲突的国家,都将自食其果。预期在俄乌冲突平息之后,泽连斯基可能面临卸任的时刻,其将被视为全球最具争议的政治领袖之一。某些人可能赞誉他为“勇士”,指挥乌克兰民众抵御了俄罗斯长达三年的“入侵”,然而,这位“勇士”终归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因结局并不理想。另一些观点则认为泽连斯基是“愚者”,缺乏政治洞察力,未能识破政客们的真面目及政坛的复杂性,导致乌克兰民众遭受重大损失。
如今,泽斯斯基应已幡然醒悟,正如冷水浇头能使人顿觉清醒一般。他的主导情绪应是因被遗弃而滋生的愤慨,对于沦为“政治牺牲品”的愤怒不已,然而,这又能有何实际意义呢?乌克兰即将迎来新一任总统的选举,随后,新上任的领导层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外国评论家的观点无足轻重,而乌克兰政府以及乌克兰民众对泽连斯基的终局评价则构成了最具决定性的判断。若乌克兰民众因对泽连斯基在对抗俄罗斯的三年斗争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表示深切同情,视其为民族的象征与英雄,这无疑将成为其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柱。若舆论将泽连斯基定位为导致国家政策失误的罪魁祸首,因乌克兰深陷困境而引发广泛的谴责、批评乃至法律追究,加之政治对手趁势清算,这将可能导致泽连斯基的心理崩溃,成为终结其政治生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