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社会传来重磅消息:沙特与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协议已经到期,沙特决定不再续签。尽管美国官方尚未正式承认,但这一消息无疑再次印证了那句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战争的影响。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巨额军费开支如洪水猛兽般吞噬着国家财政,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将美国经济拖入了滞胀的泥潭。随之而来的还有美元信誉的剧烈动摇,资本大规模外流,各国争先恐后地抛售美元,囤积黄金。这股风潮无疑侵蚀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基石。
1971年8月15日,时任总统的尼克松在一场著名的20分钟演讲中宣布,美元和黄金不再挂钩,各国货币也不再与美元挂钩。自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货币体系也发生了巨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尔街放弃了其美元霸权的野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华尔街一直在为美元寻找新的定价之锚。最终,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中东的石油资源上。1974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与沙特王子范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签署了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油美元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沙特阿拉伯将完全以美元为其石油出口定价,并将其剩余的石油收入投资于美国国债。作为交换,美国向沙特提供军事保护。
这份协议的签订,无疑是美国的一次重大胜利。此举不仅将美元与石油紧密绑定,更迫使全球各国为获取石油资源而储备大量美元,从而巩固了美国的经济繁荣和霸权地位。
但当时美国之所以能够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身,关键就在于中国。
当时,面对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及苏联扩张的压力,尼克松上台后迅速调整策略,巧妙地利用中苏之间的矛盾,试图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最终毛主席给了美国“重新做人”的机会。这不仅为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身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为美国与沙特之间的石油美元协议铺平了道路。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
那为什么“败也萧何”呢?
这份协议虽名为“石油美元协议”,实则是一份安全协议。美元锚定石油,沙特对外石油贸易一律使用美元结算,而美国则向沙特提供军事支持和保护。这种安排就相当于沙特向美国交纳了一笔巨额的“保护费”。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份协议对沙特而言就是一份安全协议。
在中国斡旋沙伊复交之前,沙特作为逊尼派的代表国家,与伊朗代表什叶派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多年。这种宗教分歧和政治对立,让沙特深感需要外部的军事支持来维护其国家安全。但中国斡旋沙伊复交之后,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沙特也就不再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了。因此,沙特选择不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在当前中东局势扑朔迷离的背景下,美国官方正式声明尚未出炉之前,小萨勒曼拒签协议的消息,也不排除是想借此来加大跟美国的谈判筹码。毕竟石油美元体系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沙特与美国针对《石油美元协议》等一系列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协议的续约事宜,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接触与连续谈判。随着这份历史性协议即将到期,双方在续约谈判中所遇到的巨大分歧,却始终难以妥善解决。
美国方面,希望借此次续约,进一步推动沙特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同时限制沙特与中俄的合作,以维护其在中东的战略主导权。
沙特方面,立场也异常坚定,不仅坚持以色列应全面撤出加沙地带,并承认巴勒斯坦独立,还要求美国放松对沙特的军事装备出口限制,允许其购买最先进的美国武器系统,以增强国防实力。
沙特提出的条件,美国显然难以接受。但对于美国而言,这份安全协议不仅是军事合作的象征,更是维护石油美元体系的关键纽带。如果失去这份协议,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将受到严重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协议到期的前一周,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就告诉美方,对于9日到期的美沙安全协议,沙特方面将不与美国续签。而在这份协议到期之后仅过了一天,6月10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加沙停火协议》并火速通过,并据称以色列已经接受了该停火协议。
此外,在双方续签谈判期间,也一直传出美国和沙特又要签署重磅历史性协议。像《纽约时报》曾报道说,美国正在与沙特阿拉伯商讨一项新的安全协议,而且还是一项共同防御协议,类似此前美国和日本、韩国这样的亚洲盟友签署的军事条约,根据协议,美沙双方一旦在本土或者对方领土受到攻击,都将向对方提供必要的军事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沙特这边很可能是以拒签为筹码,给美国施压,同时也向以色列施压,以获得阿拉伯宗教国家和逊尼派势力的支持;而美国则是一边以各种优渥的条件来诱惑,一边以军事威慑来向沙特施压。
但问题是,沙特拒签石油美元协议的消息已经全球广播,而美国官方对此却选择了沉默。尽管双方可能仍在续约或新协议的谈判桌上博弈。但这一沉默却如同艾森豪威尔号战舰的谜团一般,让外界难以窥见真相,在无形中昭示了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式微。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在沙特强硬的立场下,也不排除美国最终会为了石油美元低头,但沙特本质上绝对是不想续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