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屈小燕的案子,罗怀功忙前忙后各种张罗,出钱又出力,准备借这个机会一举把齐衡给拉下马。
而且事实证明,罗怀功的忙碌还是有效果的。
市委很快针对聚集事件开了会,会议的焦点就是如何处理齐衡。
正在领导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却传来了齐衡突然晕倒住院的消息。

齐衡这一晕,不仅给怎么处置他争论不休的领导们解了困,还成功破解了罗怀功针逼他下台的计划。
有个细节。
罗怀功对齐衡有意见这件事,虽然齐衡本人不一定知道,但齐衡的领导杨院长肯定是清楚的。
当初针对郑夺渔船杀人案的时候,齐衡要判郑夺死刑,关键时刻是张副院长跑去医院把杨院长请回来了。
然后在评审委员会上,杨院长利用投票权否决了齐衡对郑夺的死刑判决,改判了6年。
杨院长跟郑夺非亲非故,跟齐衡也没有恩怨,没有必要为了郑夺得罪齐衡。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杨院长帮郑夺,是受人之托。而托他的这个人,就只能是罗怀功了。
所以,这次罗怀功组织人去法院外面闹事,针对的就是齐衡。
但是杨院是齐衡的领导,如果杨院在,那他肯定也是要为这件事情负责的。
然而,巧合的是,本来身体还好好的杨院,在齐衡申请要当屈小燕案件的主审法官之后,就又开始住院疗养起来了。
而且杨院人虽然不在法院现场,但又特地给齐衡留下话,让齐衡全权处理这件事情。

巧合性和目的性都已经司马昭之心了,齐衡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所以,齐衡也就干脆有样学样,直接住进了医院。
01 罗怀功功亏一篑
其实罗怀功利用屈小燕案件把齐衡落下来的计划,做得挺周密的。
从齐衡的领导杨院,到对齐衡有意见的同事张院,再到屈怀仁这边,包括甚至吴书记那儿,罗怀功都做足了功夫。
包括那些闹事的工人,闹完事之后,苏秘书就立即让他们离开了齐州去外地躲风头了。
但罗怀功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王朋竟然真的不是杀害屈小燕的凶手。
或者说直白点,罗怀功其实根本不在乎是谁杀了屈小燕。他在乎的是,能不能借王朋把齐衡拉下马。
王朋在大众印象里,确实不算是个好人,爱喝酒爱闹事。而恰好,王朋又对屈怀仁这个旧城改造的总指挥有意见,并且当众放话说他女儿会遭到报应的。
所以,大众在主观上,都是先入为主地代入了恶人王朋就是杀害屈小燕的凶手。
尤其是王朋在前任辩护律师的恐吓下,以为自己肯定逃不过,所以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还曾经主动承认过自己确实杀害了屈小燕。

大众先入为主的印象,加上王朋看起来是为了逃避惩罚才当庭翻供的行为,都对王朋其实是很不利的。
这个时候,无论齐衡怎么判,其实都是有风险的。
如果齐衡根据公诉人的主张,确认王朋就是杀害屈小燕的凶手,判了王朋死罪。
那如果事后查出来,凶手不是王朋,根据判案法官终身责任制的原则,齐衡就要对这起错判事件承担责任。
到时候可能大众都已经忘了当时的情形和舆论压力是什么样的,也忘了自己当初也是推动这起错判案件的罪魁祸首之一。
而只会站在当下的情况指责齐衡判错了案,指责齐衡工作不严谨。
要知道,这个世界,有时候缺的不是泛滥的同情心,缺的是理智和克制的大脑。
但讽刺的是,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自己泛滥的同情心支配,以为自己是伸张正义、捍卫公平的卫士。
如果齐衡判了王朋无罪,那别说以后了,单是当下各方的压力,齐衡就很难扛过去。
罗怀功当然知道王朋不是真正的凶手,毕竟王朋的律师就是罗怀功的御用律师陈述。
罗怀功了解齐衡,齐衡就是一根筋,他不会因为领导施压,或者舆论的压力就去改变自己做事的原则。

齐衡判案的原则,就是尊重事实。
罗怀功让陈述去给王朋当律师做无罪辩护,就是要让齐衡通过陈述看清案件的疑点,最后判王朋无罪。
对于罗怀功来说,虽然不论齐衡怎么判,都会陷入舆论中心。但结合当下的舆论情况来看,让齐衡判王朋无罪才是罗怀功最想看到的情况。
王朋是一个收破烂的小人物,个人品德也很一般,民众对他的印象本来也不是很好。
但屈怀仁不一样了,屈怀仁背后站着无数个基层干部,稍微判不好,就会让这些基层干部寒了心。
罗怀功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还没有利用舆论把齐衡拉下马,杀害屈小燕的真凶,就被抓落网了。
真凶一落网,王朋的嫌疑自然也就洗清了,屈怀仁对齐衡的怨气也消除了。
而当初顶着巨大压力,判王朋无罪的齐衡不仅没有被撤职,反而成为了坚持真相、不被舆论所裹挟的英雄法官。

罗怀功精心布了一个局,本来是要把齐衡落下马的,最后却阴差阳错助了齐衡一臂之力。
02 吴书记立场成谜
在利用屈小燕把齐衡拉下马这件事情上,罗怀功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不是暗中煽动舆论,而是一次次干涉吴书记。
吴书记到现在其实还没有明确立场,到底是好是坏。
从吴书记把齐衡调到齐州中院主管刑审这件事上,吴书记似乎是一个爱惜人才,知人善用的好官。
尤其是在王朋被判无罪之后,市常委召开的那场会议上,齐衡的领导包括现场好几个干部,都非常着急地想让齐衡为这件事情负责。
在停职齐衡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甚至想出来了让齐衡自己主动引咎辞职的招数。
面对大部分人都想要齐衡站出来负责的时候,是吴书记在为齐衡说话,还一直强调齐衡是失察,不是失职。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吴书记的立场好像又不是特别坚定。
吴书记虽然强调让自己老婆凌青和罗怀功保持距离,在罗怀功来家里为郑夺求情的时候,也是直接毫不留情地怼了回去。
然而事实是,凌青依然在为罗怀功站台。

不仅在罗怀功集团竞拍拿地的时候,多次忙前忙后地给屈怀仁这个总指挥长打电话,为罗怀功争取有利政策。
更是直接出现在了罗怀功名下物业公司的剪彩现场,虽然没有剪彩,但凌青的出现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就那个一直不服齐衡空降当了自己领导的张副院长,自从在罗怀功公司看到了凌青之后,兴奋的跟什么一样。
别说像之前一样拒绝罗怀功的邀请了,简直是直接上赶着要去为罗怀功效力,好借机能搭上吴书记这根线。
巧合的是,在齐衡装病晕倒之后,吴书记在会议上立即就提议了齐衡养病期间,暂时由张副院长代理齐衡的工作。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这次屈小燕案件的群众聚集抗议事件。
罗怀功先是通过凌青带了消息给吴书记,然后在闹事事件之后,又主动给吴书记打了电话,在电话里又告了齐衡的状。
吴书记身居高位,又怎么听不出来罗怀功的言外之意呢,而且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件事是背后有人在捣鬼,故意想要拉齐衡下来。

但是对于这些显而易见的有猫腻的事情,吴书记不仅在会议上绝口不提,在会后也并没有安排人去深入调查。
而且吴书记肯定也知道凌青和罗怀功还有来往的事情,却也没有阻止,而是放任凌青帮罗怀功拉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吴书记的默许,凌青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去帮齐衡周旋拉关系呢。
针对吴书记这一系列前后的矛盾行为,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的话,那应该就只有一种可能性,吴书记一直在给罗怀功机会。
吴书记和罗怀功的爸爸是战友,而且罗怀功爸爸还救过吴书记的命。
吴书记虽然嘴巴上没有说什么,但其实内心还是很感激罗怀功爸爸这份救命之恩的。
因为感激加上自己也确实没有对罗怀功有过什么特殊关照,所以吴书记心里也就默认了罗怀功的一些行为。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罗怀功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越界。
所以就出现了,吴书记虽然嘴里一直训斥罗怀功,丝毫不给罗怀功留情面;但私下却又默许凌青给罗怀功帮忙。
但吴书记也是有底线的,他的底线就是罗怀功不能越界。
如果有一天,罗怀功没有把握好这个界限,做出了越界的事情,那吴书记肯定也是立刻翻脸不认人。

从罗怀功打电话给吴书记说群众聚集闹事这件事情上,吴书记其实就已经有点反感了。
写在最后
关于罗怀功利用舆论逼齐衡下台的这件事,其实最寒心的不是那些拿钱闹事的工人和被利用的无知学生,而是那群在会议上迫不及待要把齐衡推出去负责任的领导。
诚然,齐衡对法院外的群众剧集事件没有提前做好预判,做好安抚工作。但这件事就真的是齐衡一个人的过错吗?
而这群所谓的领导,却那么轻易地就被舆论所左右,在错误面前不是主动担责或者维护下属,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把齐衡推出去负责任。
甚至为了平息领导的怒火,想出了让齐衡主动引咎辞职的馊主意,而且还对自己想出来了这么一个好主意沾沾自喜。
查理.芒格曾经曾经说过:无需为人性感到意外。但在齐衡和罗怀功的这场博弈中,依然会为这赤裸裸的人性而感到诧异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