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的那些里子和面子

知新政 2024-04-30 16:05:00

中看不中用的煤矿地质保障系统的那些里子和面子

一、只会看面子不清楚什么是里子:为什么现阶段的地质保障系统只中看不中用?

问:地质保障系统的面子是什么?

答:系统里看着有点儿地质模型。

 

问:地质保障系统的里子又是什么?

答:约等于能够持续的为矿方的采掘生产和环境安全提供持续保障的三维地质系统。

问:为什么目前市场上的地质保障系统能看的多,能用的极少?

答:因为优秀的地质保障系统厂家需要多种跨专业的人才和能力,才具备了做好地质保障系统的基础。专业的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六种基本能力,懂开采+懂地测+懂水文+懂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懂三维地质建模+懂智能化,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懂业务+懂技术+懂产品。

任何一个单独方面的能力在市场上都不稀缺,但能把这几种能力捏合在一起的公司很稀缺,能做出优秀产品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地质保障系统的小众市场中,作为懂业务不懂技术的甲方煤矿,因为没有能力把控标准,建立正确的产品的预期,其实很容易被乙方引导。

 

目前地质保障系统的市场中,正在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价格竞争现象。作为煤矿的决策者正在形成一种决策惯性:我没能力分辨什么是能用的地质保障系统,那么我就选择号称有地质保障系统产品厂商中的低价者。

二、能看能用 的地质保障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1)煤矿制图能力

矿图是井工煤矿生产的设计起点,无法提供矿图制图能力的供应商,必然无法形成地质保障系统的完整产品线。

不管是cad、mapgis亦或者是龙*gis,矿图时刻都在更新,后续如何低成本的跟这些制图格式对接,是个避免不了的问题。即使地质保障系统的其他模块再好用,矿方也会难以承受这么大强度且频繁的工作量而弃用地质保障系统。

 

云端矿图制图工具

(2)与煤矿业务结合的二三维一体化能力

如果单提二三维一体化能力,很多厂商都号称可以做到。如果要提跟煤矿业务结合的二三维一体化能力,目前国内能做到的估计也就是两三家。

 

我也叫二三维一体化

什么是跟煤矿业务结合的二三维一体化能力呢?举两个应用场景:

最简单的就是巷道延伸、采掘面随进尺同步更新,这一类场景相对简单,只有巷道数据、采掘面数据能根据后台数据动态生成模型就能实现。

 

采掘场景基于进尺的动态更新

复杂一点儿的就是地质模型的二三维数据同步。根据二维图纸标注地质信息实时在三维场景中更新地质模型,比如断层、陷落柱和异常区等。同时也可以反向操作,从三维场景中导出成二维格式CAD等格式的数据。

地质沟通的二三维动态更新

(3)采掘面的多项数据的融合能力

地质保障系统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在采掘面,核心是保障采掘生产活动的安全。因此,地质保障系统的点睛之处就在于采掘面的各类数据融合能力,除了基础的周报地质模型的空间位置的精准融合,还包括物探数据、环境数据、构造数据、液压支架、采煤机、水文瓦斯实时数据、视频数据和各种预警数据等。

综采场景的地质预警服务

简单的说就是:无法为采掘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的地质保障系统,就是啥也不是。

三、地质保障系统展望:去工具化+云化

(1)去工具化

目前的地质保障的厂商大都没有提如何进行地质建模,那是因为目前主要厂商的地质建模还是使用的第三方的建模工具,能够将地质建模工具完成内化的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建模工具都无法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工具基本没有用户、角色和权限的概念,有的工具甚至主流的数据还是以文件方式管理,无法纳入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当中。

但是从矿方使用的角度看:我不可能为了使用地质保障系统,还要去配套学习一堆第三方工具怎么用,这样的学习成本,基本没有煤矿能够承受。

所以这就造成了地质保障系统的主流方向之一就是去工具化,将第三方工具内化成地质保障系统的建模算法,跟地质保障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工具去交付给煤矿,同时顺便解决的地质建模纳入统一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问题。

北京空间维特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已多年,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模型种类的线上内化。

(2)地质保障系统整个体系云化

地质保障系统的验收要求同时使用CS+BS的架构,CS架构对应着矿图制图软件和地质建模软件。验收标准是2020年发出来的,彼时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制图软件和建模软件都是CS结构的,也能理解。

但是从市场需求上看,CS的软件必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专业应用软件必然走线上云化的路子。

0 阅读:2
知新政

知新政

解读和三农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