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月浩叙事 2024-09-16 15:53:56

大火的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大家都看了吗?

每次看到这种题材的作品时,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心痛,在清末那段炮火岁月中,我们有多少精美的文物艺术品被流落到了海外。

如果说仅是流落海外,那大概总有回归的一天。

比这更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段劫掠的历史中,很多文物都被损坏,至今有些不见原貌,还有些根本已经无迹可寻了。

暑假刚刚过去,有没有带孩子去北京玩的?想必圆明园是很多家庭必选的打卡目的地。

这座世界知名的“万园之园”,曾经就是被打劫的重灾区。

这个被雨果描述为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都聚集在一起也抵不上的东方博物馆,究竟被抢走了多少宝物?

又有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被损坏,时至今日都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家只能在一些描述和记录中窥见一二。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对圆明园进行了保护和修整。

当专家们为了将园林整个御河系统挖掘研究清楚的时候,竟然在河底的淤泥中挖出了一个硕大的“泥疙瘩”。

这个从河道里挖出来的罕见宝贝到底是什么呢?

在圆明园浩劫中,我们到底损失了多少稀世奇珍

我们所熟知的圆明园,从历史上来说,其实只是当年圆明园的一部分,它整体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圆明三园”,是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三座园林组成。

而除了这三座主要园林外,它们的周边还围攻着很多小型园林。它也是整个清王朝经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雨果之所以要将这里形容为东方艺术博物馆,是因为当年在圆明园中珍藏着很多惊世的艺术品。

作为几代皇帝心爱的行宫,他们几乎将最宝贵的宝物和典籍都放在了这里面。

那么这个几乎到底是多少宝物呢?

很遗憾,现在的圆明园没有办法给我们当年的答案,想要知道这个数字,我们也只能从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记录以及欧洲各种拍卖会上找答案。

建立在对这些的研究上,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当年的圆明园一共藏了150万+的文物。

这个数字到底是不是真的,当然没有办法去验证,但在历年的大规模圆明园文物专项拍卖会中,天量这个量级是盖棺定论没跑了。

1860年圆明园被烧,1861年英法的拍卖会上就开始看到这些东西,这些物品包含有玉器、珐琅器、瓷器和钟表等等。

当年的5月、7月、12月,分别都有当年参与了圆明园劫掠的军官们带回的文物被拍卖。被拍卖的东西中甚至包含了一只皇帝的御玺。

除了卖,他们还展览,在1961年的2月到4月,杜伊勒利宫的玛尔桑楼底层,就有这样一场特殊的展览。

这场展览的展品是英法混合委员会挑选,准备以军队名义献给拿破仑三世皇帝的。

这些艺术品几乎全部来自于联军打劫圆明园后获得的战利品。

而这些被抢走的珍宝,除了被拍卖和展出的,有多少是被人为或者无意破坏了,我们也或许只能在一些小小的记录中获得一些端倪。

史传圆明园当年仅仅是陈列的钟表这一项上,就有欧洲各种大小的钟表一共441件,在那场旷世的劫难之后,幸存的就只剩下一个大钟了。

一位参与了那次事件的英国军官在给母亲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一个细节,当年烧毁圆明园的工作,是由3500人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点火工作。

除了现在还能在藏家手中看到的,有多少凝聚了那个时代顶尖工艺的无价之宝就这样失去了踪迹,答案我们压根没有勇气去想。

二、被烧毁160年后,御河里挖上来一个大物件

对于圆明园的保护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文物部门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只是那个年代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现在这样强盛,大多的动作都是以保护为主。

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挖掘这段历史,修复这座万园之园,成了国家和每个国人的共同愿望。

从1996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了对圆明园的考古抢修,之后大型的抢修工作一共三次。

在这三次的抢修中,我们一共找出了上万件能够明显看出火烧痕迹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可以称得上是意外收获。

那是在2014年的那次,有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圆明园的水系十分通达,会不会有文物是在水中被运走,或者仅仅是意外掉落。

当年那样混乱的抢夺状况,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可能的,那有没有可能会有文物被遗落在了河道中?

刚好当时他们正在对园中河道进行勘察,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遍勘察一边寻找,没想到真的有意外收获,这个收获还真不小。

在挖掘淤泥的过程中,有人感觉自己的铲子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因为一开始就有文物掉入水中的猜测,这个时候现场的专家不敢怠慢,用考古的方式小心翼翼的将这个硬物挖了出来。

等完全挖出来之后,专家也有点发蒙,不知道是不是在水里待的时间久了,100多年的泥沙层层将它包裹了起来。

从外表看来就是一个大泥疙瘩,完全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

专家当机立断,不能用水冲洗,而是直接送到了相关部门,不管里面是什么,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文物,也必须用专业的清洗手法避免对里面的东西产生伤害。

使用专业方法,这一洗就是半个月,但当它在所有人眼前显露出真容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样的谨慎太值得了,同时也庆幸当初的决定。

三、挖出的铜鎏金象首,意义非凡

在泥里面包着的这个大物件,其实并不是一件完整的器物,而是一个残件。

虽然并不完整,但专家们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个象头,它被制作的太栩栩如生了,有明显长而卷曲的鼻子,长长的象牙和蒲扇般的大耳朵。

整个象头使用鎏金工艺,线条非常的流畅,很容易可以看出当时工艺的高超。

最妙的是,我们竟然能够从这个静物上看到一些动态的神态表情。大象的眼睛神态安详,眉目传情。

这些特点让这件文物瞬间有了灵魂。

它的灵魂首先在于对文化的传承和印证,自古以来象就是吉兽,被古人当成是吉祥的象征,并且将之塑造为普贤菩萨的坐骑,代表了一种大圆满。

这其实是对于圆明园历史的补充,圆明园管理处认为,按照当年的习俗来说,这种以象为原型的大型器物可不是随便放在哪里都行的。当初一般来说只有地位等级比较高的大殿内,才会有这种造型。

他们认为这可以从一个侧面映证一个猜测,当初的圆明园并不仅仅是供清朝的皇帝们居住的行宫,它在某个方面来说也可以做理政之用。

只是这一项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圆明园的价值和意义会远远超过其它很多的皇家园林。

除了这些之外,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制造这个象首所用的鎏金工艺。

四、高超的鎏金工艺,代表一个时代的至高点

说起象首用到的鎏金工艺,非常的不简单,这项工艺在我国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候欧美的很多国家压根都不存在。

这项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仿金棍、煞金、抹金、开金和压光五个过程。

如果仅说鎏金五步,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惊人工艺里还算不上复杂。

但鎏金这个事儿麻烦就麻烦在每一步对工艺的要求都很高,十分考验匠人的手艺和经验。

比如说制作金泥这一步吧,在那个年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上,如何掌握让黄金融化的合适温度,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更何况在融化之后还要加入水银使两者相融,那个年代可没有精细的实验秤,比例全靠人的经验判断,想要达到完美线,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的失败。

制成金泥之后往铜器上涂抹也不简单,我们画画都还有颜色不均匀的时候呢,更何况是涂金漆?

所以匠人们就用碳反复擦洗清洁铜器的表面,最后如果涂的均匀又光滑,能够达到一面铜镜的标准,那么这项过程才能算是结束。

仅是这样,光滑是光滑了,但怎么保证它长久不脱落呢?古代的匠人想出的办法是用炭火烤,然后再加特殊的药水刷洗。

有的时候仅仅是这样还不够,一件鎏金的铜器需要用到玉石来打磨表面,这样出来的金色才足够柔和不易脱落。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看鎏金铜象首,就会觉得十分惊叹了。

要知道它可是被埋在河里上百年,水的金属的腐蚀那是多严重的一件事,可它看起来仍然十分完美,甚至还能达到光可鉴人的标准。

这就说明了,在它身上的鎏金工艺,那可是具有着超高水准的,在很多专家的认知中,这个水准甚至超越了那十二个铜兽首。

专家们还发现,这个象首的后部,有四个清晰的小洞,这就说明它1本来是连接在一个完整的象身上,不知道这个象身现在在何方,我们有没有看到它完整归一的机会。

0 阅读:0

月浩叙事

简介:社会不只是现实,还有搞笑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