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愣了一下,点开她的资料——16岁,头像是一张模糊的自拍,眼神里带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忧郁。聊了几句才知道,她爸爸早就不在了,妈妈经常带不同的男人回家,她甚至习惯了半夜躲在房间装睡。
“朋友可以交,但恋爱要慢一点。”我尽量把话说的轻松,心里却揪成一团。
没想到她紧接着问:“那……如果谈恋爱,多久才能‘那个’?”
我差点被水呛到。现在的孩子,问题都这么生猛吗?但转念一想,她大概也没别人可问。我告诉她:“时间会帮你筛选对的人,别急着交出自己。”
聊着聊着,她突然压低声音:“第一次……是不是特别疼?”
“疼,而且可能一点都不浪漫。”我实话实说,“就像第一次骑自行车,总会摔几跤。”
她发来一个哭哭的表情,头像突然灰了。
盯着黑掉的对话框,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小孩太早接触成人世界,却没人教他们怎么安全过马路。短视频里充斥着“三天追到女神”的套路,游戏里随便就能“网恋结婚”,可谁来告诉他们,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多少耐心?
想起闺蜜的表妹,14岁就因“好奇”偷尝禁果,后来在妇科诊室哭到发抖;还有微博上那些炫耀“第一次”的未成年网红,评论区竟全是叫好。这个时代,孩子们在性教育上像个瞎子,却要被迫闯红灯。
至于“要不要嫁给第一个男人”?现在的我会说:缘分不靠贞节牌坊决定。25岁分手时我也以为天塌了,直到遇见现任——原来真正合拍的伴侣,连沉默都舒服。那些年纠结的“第一次”,不过是成长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