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当前的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网络暴力问题、人本身的焦虑问题等,《多谈谈问题》这本书挑选了九个不同领域里颇能引人深思的话题,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学者、知识博主等对谈,针对历时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这本书本质上是九篇长篇访谈的合集,其实互相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性,之所以能够合成一本书,也就是因为像书名讲的,都在谈论问题。
我挑选了其中访谈嘉宾们谈话内容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聊一下自己的感受。今天先来聊一聊关于偏见的问题。
01
开眼看世界的人,为什么会被骂惨?
许知远和锺书河先生聊了很多中国近代的一些人物,比如黄遵宪、曾国藩、梁启超等,其中提到的一位叫郭嵩焘的人,让我印象深刻。
在锺书河先生看来,郭嵩焘的思想水平超过曾国藩、左宗棠他们,他是按照传统模式发展起来的最高级的知识分子,读传统书长大,完全不懂英文,也没有接触过现代科学。但他到英国去,雇佣英文翻译,通过他们了解一点英国的文化。他在思想上先知先觉,是真正的先知。因为他谈到最后一句话,就是重新学习西方。
郭嵩焘生于1818年,卒于1891年,湘军创建者之一,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光绪二年(1876年)冬,郭嵩焘率副使刘锡鸿等随员三十余人启程赴英,在伦敦设立了使馆。
光绪四年(1878年)兼任驻法公使。
赴英途中,郭嵩焘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后该书寄到总理衙门,不料遭到顽固派的攻击、谩骂,直到郭嵩焘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
郭嵩焘到达英国后,非常留意英国的政治体制、教育和科学状况,访问了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社等,结识了众多专家学者,并以六十高龄潜心学习外语。
他还将考察心得不断寄回国内,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
在他的《郭嵩焘日记》里,有记载他回国之后,推广健身运动。
郭嵩焘看到新的世界,回来把所见所闻讲给当时的士大夫听,没有人相信他,他回来变得很孤立。
锺书河先生说,人们都讥笑他,笑他打洋拳,都讽刺他,还去烧他的房子。我的父亲也反对他,读书的时候长沙来了洋船,就拿砖头去砸。
任何地方都有先知,都有不满分子,但是在很顽固、保守、封闭的地方,这种先进分子受到的排挤和压力就特别大,一边人就压垮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有多封闭、落后,人们是那样的无知,所做出的行为,在现在看来,也是极其可笑。
但总有一些人成为了最先觉醒的一批异类,比如郭嵩焘、魏源、谭嗣同等人,他们开眼看世界,主动去了解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接受、学习并为己所用。
我们当代人同样也面临着很多类似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层,自己认知的舒适区,对于不了解、没见过、不理解、不接受的事物便会表现出不屑一顾,甚至是冷嘲热讽,比如不婚、不育的一群人,放在农村或者一些传统思想尚还非常浓重的地方,便会觉得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当代年轻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结不结婚、生不生育,都是个人选择。
如果婚姻和生育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会降低生活的品质,那么,不结婚便是最优选择。
如果自己渴望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天伦之乐等,那么,结婚便是最优选择。
所以,结婚与否,与父母无关,更与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无关。
02
“ 读万卷书”之后,还需要“行万里路”吗?
我以为,行万里路是尤其重要的,甚至宁可不“读万卷书”,也要去“行万里路”。
就像前面提到的圈层问题,如果不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人、事、物,多见识一些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不同意、不接受”的新鲜事物,是很难打破自己的认知壁垒的。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总喜欢写大海、雪山、草原之类的,但实则自己并未见过实际的情景。
毕业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到了秦皇岛北戴河,在那里,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我在海边独自坐了许久,听着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浪花快速飞起又迅速退去,海鸥在头顶盘旋,远处的航船在蔚蓝的海面上显得极其渺小。
那是我见过、写过的所有文字内容里都不曾体会到的独特感受。
那是大海真实的样子。
后面又得了一次去新加坡的出国机会,在异国他乡,有两种体会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一种是对祖国的情感。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都在大谈要热爱祖国,可究竟要怎么个热爱法?又需要热爱到什么程度呢?是完全没有概念的。但当我的双脚站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回望中国时,一种极其强烈的情感没由来地在内心里汹涌澎湃起来,我真的好看重那个有着五千年厚重历史的国度啊!
另一种则是对文艺青年的认知。
当时大约是在牛车水附近,遇见了一群写生的人。那时候的气温很高,大概有三十几度,地面上的青石板都被烤得烫脚,但那群写生的人却仿佛没有任何影响似的,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安安静静地画着,或水彩,或素描,或工笔。
那些人里,有年轻小伙子,有大胡子青年,有小姑娘,还有白发的大爷、包着头巾的女士,他们是那样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早已占了许多围观的路人。
还有一个夜晚,在路边见到了一个抱着吉他弹唱的年轻人,他的状态是那样的平静,没有任何乞讨的模样,完全是在享受唱歌这件事情本身。
他们,是如此的幸福。
我们中国人向来讲究从知到行,知行合一,所以“行万里路”还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收获的。
一个地方好与不好,究竟要亲自去看了才能下结论。
03
“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的人生观,你赞同吗?
锺书河先生还提到了他自己读中学时说的一句话: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
这话若放到几年前,我定是不赞同的。
但如今经历了三年疫情以及疫情过后的大环境凋敝下沉等,我忽然觉得这话说的太好了。
我有一个天生就喜欢“躺平”的朋友,可以说是纯粹意义上的“胸无大志”和“不思进取”。除了工作,他们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睡觉、打游戏、种种花、养养鱼,偶尔出去吃顿好吃的,人生如此,其乐无穷。
最初的时候,一项总是鸡血满满的我对此并不认同,甚至是不屑一顾。
但多年以后,我们这样两个极端对立的人竟然成了好朋友,我思来想去,大概是他的身上有我缺少的东西,我很难快乐,而他的快乐总是来的那样简单;我想要的很多,而他整天都是无欲无求的样子;我性格急躁,而他则总是慢条斯理不温不火。
人生一定要轰轰烈烈壮志满怀吗?
人生一定要打满鸡血卷个不停吗?
并不见得。
殊不知,躺平亦有躺平的乐趣,适度的躺平能让人的精神得到放松,一味地紧绷只会压力山大痛苦不已。
所以对于锺书河先生提到的这句话,我是格外喜欢的。
偏见,究竟是源于无知。
破除偏见,便需要改掉“立马反对”的习惯,但凡遇到个稀奇古怪的新鲜事物,先别急着否定,听人说说,自己去看看,多一些思量 ,看看能否理解几分,也许别人有别人的道理,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呢?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