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少爆冷!魏祥鑫艾比布拉尽力了!水平发挥失常太可惜!

小仔讲历史 2025-04-08 11:33:34

北京时间 4 月 7 日凌晨,中国 U17 男足在 U17 亚洲杯小组赛第二轮 1-2 输给乌兹别克斯坦,两场都没赢,提前告别了淘汰赛。说句心里话,看这场球的时候,我这心跟着比分上上下下,最后还是没能等来逆转,挺让人叹气的。

开场的时候,国少队踢得还挺有劲儿,张城瑞进的那个球,让大家都精神一振。可后来慢慢就不对劲了,球队的进攻基本靠魏祥鑫和艾比布拉这俩球员带着跑,就像炒菜只放一种调料,时间长了谁都能尝出味道来。对手摸透了咱们的套路,就盯着这俩人防,其他人接不上力,进攻自然就卡壳了。数据也能看出问题,全场控球率刚过四成,传球成功率不到七成,这说明球队配合没打出来,光靠个人能力硬突,太难了。

后防线的问题更让人着急。右后卫王一原本是踢边锋的,右中卫艾力尼扎尔以前是前锋,这俩 “跨界” 球员组成的右路防线,简直成了对手的突破口。乌兹别克斯坦的球员在这边来回冲击,就像在自家院子里散步一样轻松。王一防守时好几次没跟上人,艾力尼扎尔更是全场没一次像样的拦截和解围,看得人直跺脚。你说这能怪孩子们吗?我觉得吧,教练组排兵布阵肯定有责任,替补席上坐着五个球员,愣是到比赛结束都没换下来,哪怕换个人上去冲冲劲儿也好啊,可就是不动换人牌,咱也不知道到底咋想的。

再说说主教练上村健一的战术。他从日本来,带来了高位逼抢的打法,一开始球员们跑起来挺积极,可到了下半场,明显体力跟不上了,跑不动了。就像长跑运动员一开始猛冲,后半程没劲儿了,只能被对手超过。数据显示,咱们球员平均跑动距离比对手少 1 公里多,高强度冲刺次数也少很多,这说明体能分配有问题,训练可能没结合比赛实际情况,导致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场失利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青训的老毛病。现在青训里,大家都爱盯着前锋、中场这些能进球的位置,后卫位置没人愿意踢,导致好的后卫苗子少之又少。就像盖房子,地基的砖石不够,房子盖起来自然不稳当。U17 联赛里,后卫球员出场时间占比才 35%,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这就导致国家队缺人时,只能让其他位置的球员临时顶上,结果就是防线漏洞百出。而且基层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练自己懂的就不多,教给孩子们的东西不系统,等孩子长大了,坏习惯改都改不过来,比如艾力尼扎尔改踢中卫后,防守意识还是前锋那套,根本跟不上节奏。

网友经常说,咱们的足球就像一个老是摔跤的孩子,摔了多少次,就是没学会怎么好好走路。看看日本、韩国,人家青训体系完善,球员从小就接受正规训练,比赛经验也丰富,所以人家的国家队踢起来有章法。咱们呢,老是急功近利,今天学这个打法,明天换那个教练,基础没打好,上面的楼自然盖不高。这次国少队输了,其实也是给咱们提个醒,足球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把青训搞好,把教练水平提上去,让孩子们在好的环境里踢球,才能有出息。

说来说去,输球肯定难受,但更重要的是得从里头找问题。你说,咱们的足球什么时候能让球迷们看比赛时,少点揪心,多点踏实呢?这得靠足协、教练、球员还有咱们所有人一起使劲,慢慢琢磨,慢慢改进。毕竟,足球不是一天就能踢好的,对吧?

0 阅读:137
小仔讲历史

小仔讲历史

小仔讲历史,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