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发家的生产队(之油坊)

芝麻油,是植物油中数得着上等优质香油,香沁心脾,并具有食疗作用,可你知道加工芝麻油的工艺流程吗?
六十年代,国家物质匮乏,生活用品紧缺 ,粮,油,肉,布,糖等物资凭票供应,城市里,工厂里吃商品粮的人员还有票可供,农村里除了布票国家发放外,一切都由生产队和社员们自力更生,想办法解决。当时政策是支持发展集体经济的,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指标和上交任务外,鼓励生产队种些经济作物,搞些副业以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生产队趁着这个东风,利用地处街面的地理优势,发动社员筹备资金(入股分红,不公开),克服重重困难的油坊顺利开业了。
油坊就设在放油榨子的仓库,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这套尘封几年的油榨子又迎来了春天,有了用武之地。
油榨子有大小之分,我们队的油榨子是个小的,油榨子主要构成件是油梁,油槽,榨杠,柱子构成。
榨子分榨头,榨尾,榨杠。榨头和榨尾左右各埋一根已开好口的粗柱子。柱子开口处打上铁箍,防止榨油加压,用油锤楔木楔子时震裂,木楔子是长方形的,一头厚,一头薄。是油榨子必不可少的零件,一般用枣木或桑木做成,安装时,根据油槽的高度,埋柱子时注意开口处,给油梁留够空间,以便放横梁。也不能留太大,太大就要多用木楔子。
榨油操作工序,各地不一样。我们的榨油师傅用的是最简单的榨油工序。
一、垒锅灶,炒芝麻的锅很有讲究,把锅灶垒好后,在锅灶火口的右边或左边垒上斜坡的半圆形一尺多高的墙,以防炒芝麻时把芝麻翻出锅外。
二、炒芝麻,把经过筛子捡干净的芝麻放入大锅中,用专门打制的椭圆形炒芝麻铲,慢慢地不停翻动。芝麻炒的太熟了会发苦,油的颜色重;炒轻了出油少,也不太香。标准是:注意火候,香而不能焦。这关系着是否能榨出香而纯的好油。
三、碾碎,有的用石碾子或木碾子。我队用的是石碾子,碾到用手握成团为好。
四、装料做成饼。在油槽底部的圆盘上,几个铁圈摞起来,用油布铺入底层,倒入碾好的芝麻料,摊平,先用油锤敲实后再用白布包好夯实。边夯边把铁圈逐个退掉。到剩下两个铁圈时,这一块饼坯算完成,照此操作五个坯子,成一摞,称作一榨,也就是一次。一天榨几榨子油,就是几次。
五、出油,放下油梁,穿入横杠,揳入木楔子,油就汩汩地从饼坯中流出,沿下部圆盘边儿的沟槽流入槽口下的桶里。出油一段时间后,需要加压,就用油锤用力揳入小木楔子,直到油流尽。
因油榨子小,每天只榨两榨油。一榨50斤芝麻,一天100斤芝麻,能出46斤左右的香油。那时,人不富裕,生活艰苦,老百姓买油都是一两、二两、半斤的买,买一斤的极少。买油不用称,而是用油提子,各种型号的油提子。有的是用白铁皮做的,有的是用竹筒做成的。来买油的人掂个油瓶子,要多少就用多少的油提子,瓶子上放个漏斗,油往漏斗里一倒,不能急,要等提子不滴油了,再把提子挂油桶里,这是规矩。遵守规矩避免了快提,快倒,油没滴净而发生口角,影响做生意的信誉。
那时代,逢年过节,走亲串友,能买上斤把馓子,几串油条,(当时卖油条都是用干净的麻杆串起来,一串五根)便是很排场的礼物,很体面的行为。街上几家炸馓子,炸油条的生意非常红火。
由于生产队的油坊在街上,质量好,信誉高,成了开油坊的大户。街上开饭店的,就连供销社对外营业的大食堂的外采人员,也成了油坊的长客。当时支持集体经济,个人做生意不提倡,几家做饮食、炸货生意的户家要向生产队里交钱,生产队给记工分,成了生产队派人做的生意。这样,打了集体的旗号,生意也就找了集体性质的,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生意越做越好,油坊也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
油坊每天榨百十斤芝麻,出的油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社会消费水平、购买力有限,也就没有太大的发展。坚持每天两榨子油,保证每天卖的都是新油,保证质量,保住牌子。虽说每天量不大,可全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油坊成了生产队的摇钱树。
榨油后的芝麻饼,不但是种庄稼的最好肥料,也是喂牲口的好饲料,还是小孩们最爱偷吃的好零食。
有时,我们几个伙伴到牲口屋,趁饲养员不注意,“偷”点就跑,饲养员发现了就会笑着说:“几个熊孩子,又跟牲口抢料吃哩!”那天,我们到油坊,壮着胆儿直接说、“叔,我们想吃香饼啦。”老师傅二话不说,一人给掰了丸子大的一块,还安排着说:“别吃恁快,噎着了。”我们用上下两排牙啃一点,慢慢地细嚼、细品,它细腻黏香,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看到墙角放的破铁圈,大叔如此和蔼可亲,就心血来潮,想玩一下。于是,征得大叔同意后,就一边啃着香味无比的芝麻饼,一边用树杈推着铁圈,打闹着疯跑起来。一句关心温暖的话,一小丁点儿香饼,一个破铁圈,便构成了我们童年一幅幸福的画卷,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记忆犹新。
每年春节来临时,是油坊最忙的季节,既要供应市场,又要加班多榨几榨子油。让辛苦了一年的老少爷们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每人分上斤把油过年,是那个年代社员们的最大愿望。生产队办的这个油坊,既解决了大家吃油的问题,增加了集体和社员们的经济收入,又调动了大家热爱集体的自觉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使大家认识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只有集体经济富裕了,生产的粮食多了,才能吃得饱,吃得好,穿得暖。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家思想上没压力,心情愉快,一心想着为生产队出力,为国家做贡献。生产队老一辈那纯朴善良,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创业精神,至今还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
往期回顾:周俊华:生产队的往事(1) | 沈丘专栏周俊华:生产队的往事(2) | 沈丘专栏
作者简介:周俊华,71岁,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社区志愿者,写作益智的倡导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