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合肥桃花源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一位81岁的老教授令人们眼前一亮,按照赛事完赛时间计算,这位老教授在马拉松赛道上留足了2小时54分的时间,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强。
面对记者采访,潘仲英教授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中第74场马拉松赛事,并且很期待自己的下一场在千岛湖举行的马拉松。
然而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奔赴千岛湖的话,潘教授则说:“我打算去跑一场户外的马拉松比赛,千岛湖的赛事信息正符合我的要求。”
那么,这位衣着随意的老教授是如何和对马拉松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而且还如此坚持不断参赛?
跑步与科研精神。在获得采访许可后,记者和潘教授谈起了他第一次接触马拉松比赛的事情。
“是我的女儿影响了我,到66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参加了马拉松赛事,而之前我对马拉松比赛也只是有个大概念,从来没接触过,所以在66岁的时候参拉萨时感觉也比较难。”
潘教授面露喜色地回忆道。
由此可见他与女儿一起训练和参赛的经历可谓非常甜蜜。
从潘教授的话中可以得知,他小时候就曾有过爱好跑步的经历,但他的跑步习惯在进入大学后就被打破,并且进而学习了生物化学专业,成为中国生物化学领域发展早期的先驱。
在进入科研工作后,由于整天忙于科研工作,没时间去锻炼,时间长了就把跑步这项爱好给忘了。
直到66岁那年,他的女儿鼓励潘教授一起跑步,通过长跑来锻炼强化身体,这样不仅能掌握第一手数据帮助进一步研究,还能够增进父女之间的感情。
于是,潘教授开始和女儿共同训练,在七个月后就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全程42.195公里的马拉松赛事,并且将完赛时间定为了4小时。
从那以后,潘教授认为自己尤其喜欢长跑这项运动,因为在跑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同时自己的学识背景更能帮助自己在长跑上形成系统的研究。
也许是由于自己在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底子,加上71岁时的一次体检在生化指标上出现了异常,于是他意识到是时候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了。
当时医生告诫他一定要多多活动并坚持锻炼,把运动当做生活中的一项必要内容,并且说过长跑有很多意向不到的效果。
于是,在这次体检发现问题后,潘教授对跑步这项运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自身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因此将训练强度设置较低,并戒掉了自己爱吃的零食。
潘仲英教授说:“其实长跑来说是一种综合性运动,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目前老年人慢慢加入到长跑大军中来,但参加的程度需要根据他们自身情况。
其实62岁的阿姨也可以参加并成为自己的同伴,所以目前没有一个年龄界限。”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从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上探寻到许多科学奥秘,马拉松研究也没有局限性,它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知识。
科研精神与系统化训练。那么,紧致着各个知识领域的科研精神对于长跑又有哪些影响?
首先科学生命在竞赛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我们如何客观公正地评判自己的训练成果,并得出结论。
比如说通过记录时速,我们可以分析出自己的跑步强度,使用GPS定位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变化情况等。
我们在分析自己的数据时会用到不少科研工具,比如说减速器、色谱仪、电子显微镜等,而这些仪器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将科学与数据融合到马拉松项目当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训练成果,再结合其他系统和设备的数据,我们甚至可以模拟出运行中的体内环境。
由此可见,科研精神对于长跑训练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它也是我们取得训练成果的重要支持。
那么,在这众多关键数据中,哪些又是最为重要的呢?
科学竞赛过程只涉及重要结果,而不能过于追求完美。
但这些数据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完善系统,并使我们的训练能够更加有效率。
由此来看,科研精神对于长跑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它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使用效率。
当然,除了跑步之外,潘教授还有读书这一爱好,他说生命科学相关知识是他现在学习重点,因为生命科学也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沿。
将经验分享推广社会实践。那么,对于社会实践有什么看法吗?
倒是没有,我觉得只要有适合条件不宜过度就行,不干预社会活动不造成影响就行,在马拉松研究上没有边界问题,所以无所谓。”
那么这种无所谓的新观点是否能转变为一种实质性行动?
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将不同年龄段的人士进行分类,然后制定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方案。
这些方案可借鉴各类学科知识,为不同年龄段人士提供合理建议和解决方案,让他们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说潘仲英教授积极面对生活,从科研工作中吸取身体锻炼经验,再加上有家人的鼓励和协助,让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精力,不知疲倦,高强度地享受生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