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2F火箭都升级高清摄像头了,为啥神舟飞船还是土得掉渣的祖传画质?
神舟20号此次发射,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一发的长征2F火箭带上了高清摄像头,数据传输带宽大幅增加,原来我们透过摄像头看到的火箭外表画质直接就从“流畅”提升到了“高清”模式,着实养眼许多,虽然央视给到的画面并不多。但是,火箭画质提升了,为啥飞船内的画质还是这么渣?模糊得还不如家用监控摄像头的像素高,而且从神舟5号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更改的这种祖传画质,为啥就不能改改呢?说起来,这还真是有原因的。
首先,火箭与飞船是两个系统,所以火箭画质提升与飞船系统并无半毛钱关系。火箭建造技术不断提高不断优化,所以才有了这现在接近100%的高可靠性。而飞船的建造与火箭是两个体系,最早的飞船是造一枚试一枚,直到神舟12号开始,才进行定型批量生产,最初是4艘一个批次来进行建造的。到了神舟16号开始,就是6艘为一个批次进行建造,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载人飞船进入了流水线式的批量化建造时代。而此次发射的神舟20号飞船也就是该一批次的第5艘船。做为同一批次的飞船,建设工艺都是一样的,技术方案全部冻结,没有重大问题不会轻易更改的,所以最初设计的舱内摄像头像素与传输数率都是固化下来的,即便你看着不舒服,对不起,也不能更改,因为这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其它关键数据有足够的带宽进行天地通讯使用,而舱内画质,你就凑和着看吧,反正对于地面监控人员来说,这个画质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们眼前电脑里传输的其它实时监测数据而已。
按这个批次生产的飞船,还有一艘,现在正在备份值班中,也就是神舟21号。而从神舟22号开始,就是新的一个批次的建造计划了,相关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大概率是从这个一批次才会有变动,而那个时候,相信祖传画质也会一并修改,毕竟今时今日中国的通讯技术早已不同往日,可以有更高的带宽分享一部分给到舱内摄像机,届时大家也就能享受与火箭一样的高清画质了。多说一句,马斯克的猎鹰系列火箭及“超重”系列之所以一开始就有高清画质,得益于不同的设计思想及星链的通讯支持,后续中国的几个星座陆续投入运营后,我们自己的火箭与飞船也会应用这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