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至今后悔请她,捧了个“白眼狼”,导演:当时都不想活了

团团娱乐堂 2024-12-31 15:06:33

意气风发的“国民影后”

1950年代末,陈冲出生于上海一个令人羡慕的医学世家,祖父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外科专家,外公更是中国药理学的开山鼻祖,父亲曾担任上海某医院的院长,母亲是复旦大学教授兼药理学家,这样的家世,几乎注定了她会走上一条学术或医学之路,然而,这个生在“药香”家庭的女孩却偏偏钟情于表演艺术。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训练班的招生会上,年仅14岁的陈冲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脱颖而出,获得了入学机会,尽管那时的她尚显稚嫩,但已经能看出艺术天赋,她不仅在训练中表现出色,还因为家教良好,举止端庄,在众多学员中显得格外耀眼。

1979年,年仅18岁的陈冲被导演张铮看中,挑选她出演电影《小花》的女主角。这部讲述战地爱情的电影,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受关注的影视作品之一,影片上映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小花》热”,片中的插曲《绒花》更是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凭借“小花”一角,陈冲成为了当年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那个时候,人们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陈冲的宣传海报;而她扎着麻花辫的电影造型,也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梦中情人”,陈冲的星途一片光明,全国的导演、制片人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事业如日中天的陈冲,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国内所有的机会,前往美国留学深造。

图片来自网络

在陈冲的回忆中,这一决定更多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的祖辈和父母都曾留学国外,因此她从小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加上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刚刚开放,人们对“美国”这个词还带着神秘与崇拜的色彩,她认为自己的人生或许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接一些临时工:刷马桶、洗盘子、端盘子、给孩子当保姆……这些在别人看来不体面的工作,她都尝试过。生活的落差、语言的不通、文化的差异,让她一度感到迷茫和无助。有一次,她在一家餐厅打工时,老板在知道她是中国“影后”后,居然当众嘲笑她,甚至让她现场“表演”节目取乐客人。这样的经历对陈冲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她依然忍耐下来,靠着自己的韧劲走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与此同时,陈冲也没有放弃演艺梦想,她努力学习英语,参加戏剧课程,逐步适应了美国的生活。

到了1985年,陈冲在好莱坞终于崭露头角,得到了出演重要角色的机会。她那张带有东方特色的脸庞,逐渐引起了一些导演的注意,然而,就在她逐步站稳脚跟时,春晚导演黄一鹤的邀请,将她再一次拉回到了中国公众的视野。

春晚的失误与“白眼狼”的诞生

黄一鹤想,邀请陈冲上春晚,既能唤起国人对《小花》的美好回忆,也能让这位曾经的“国民影后”再度回归祖国荧幕,何乐而不为?于是,黄一鹤通过种种渠道,辗转联系到了正在美国发展的陈冲,盛情邀请她登上1985年的春晚舞台。面对这份来自家乡的邀请,陈冲欣然接受了,并表示这是她的一种“荣幸”。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的陈冲在国内依然拥有着众多粉丝,她回归春晚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家期待着这位曾经的“小花”会在春晚舞台上带来怎样的精彩表现,然而,没有人想到,这场本该“锦上添花”的表演,最终变成了一场灾难。

在现场采访环节,陈冲的一番话让所有的美好瞬间戛然而止,她在舞台上说:“我旅居美国三年,本不打算回来,但今年是牛年,我算了一卦,说我应该回中国过年。中国有句现在很时髦的话,叫恭喜发财。”

图片来自网络

听起来,这似乎只是一次轻松的即兴发言,但其中的几个字眼却刺痛了无数观众的神经。特别是“现在中国”这几个字,让人感到一种疏离和陌生,好像说话的人已经不再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了。而“本命年算卦回国”的言论更是显得格格不入,当时的中国正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陈冲这样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言辞,显然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春晚结束后,观众对陈冲的言论表达了极大的愤怒。在他们眼里,陈冲的一句话不仅带有浓厚的“崇洋媚外”意味,更是一种忘本的表现。她身为中国人,却用“现在中国”来形容自己的祖国,这样的语气仿佛在暗示自己已经脱离了与祖国的纽带。再加上她此前选择出国留学、在美国发展演艺事业,更让人觉得她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而抛弃祖国。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当时并没有现在发达的网络传播工具,但全国各地的观众还是纷纷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向中央电视台表达自己的抗议。

春晚导演组办公室的邮箱很快被批评信塞满,黄一鹤后来回忆道:“观众们写了三麻袋的信件,每一封都充满了愤怒。”

有观众在信中直言不讳地称陈冲为“白眼狼”,认为她在享受了祖国的培养后却转身忘恩负义,不仅在国外发展,还在舞台上公然和祖国“划清界限”,一些激烈的言辞甚至要求她“滚回美国”,永远不要再出现在中国的公众视野中。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来信不仅是针对陈冲的,也让导演黄一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本以为邀请陈冲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却没想到最终会演变成这样一场“灾难”。

黄一鹤被认为是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他说:“春晚结束后,我几乎想死的心都有了。”因为这场风波,他不仅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还被上级停职半年,并接受了多个专案组的调查,要求他彻底反思春晚的“失误”。

黄一鹤感慨道:“我低估了国人对春晚的期待,也低估了他们对爱国情怀的重视。”

图片来自网络

争议缠身的国际巨星

尽管舆论对陈冲始终不友好,但她的努力也逐渐收获了一些成果,1987年,她接到了一部改变她职业生涯的作品——《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这部电影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与尊龙搭戏,讲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陈冲在片中饰演溥仪的皇后婉容,这一角色不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还让她成为这部国际级大片的核心人物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演好婉容这个角色,陈冲做了大量功课,从清朝宫廷的历史,到角色内心的挣扎,她都全身心投入,片中,婉容从风光无限的皇后到精神崩溃的落魄女子,复杂的心理变化让陈冲有了充分展现演技的空间。而陈冲也没有辜负导演的信任,她的表演细腻而深刻,得到了国内外影评人的一致好评。

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上映后,《末代皇帝》不仅成为当年的票房奇迹,还横扫奥斯卡,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大奖,这是中国演员首次以主演的身份参与到如此成功的国际影片中,陈冲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西方观众熟知,这对陈冲来说是事业上的巨大突破,但在国内观众心中,过去的争议却依然未散。

1989年,陈冲做出了一个令国人无法接受的决定——她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后,再次激起轩然大波,在很多中国人眼中,陈冲的举动无异于彻底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从享受祖国的培养到远走他乡,再到改变国籍,这一系列举动使她在国内的形象跌至谷底。

图片来自网络

1990年代,她在美国和丈夫共同领养了一对来自中国的双胞胎女婴,当时,陈冲对外宣称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给她们最好的生活,然而,仅仅几年后,媒体曝出她将这对双胞胎“转送”给了另一对美国夫妇,这一事件被迅速发酵为舆论焦点。

晚年的反思与试图回归

1998年,陈冲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方式回归——她以导演的身份推出了电影《天浴》。这是一部聚焦年轻生命在大时代背景下挣扎与迷失的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陈冲不仅担任导演,还参与了剧本改编,《天浴》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拿下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在电影中,陈冲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她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实力。

图片来自网络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陈冲饰演的太后富察·琅嬅成为全剧的焦点之一。她将这个角色的威严与深沉诠释得淋漓尽致,将一位后宫掌权者的权谋心机展现得格外真实。即便面对无数年轻演员,年近花甲的陈冲依旧凭借她炉火纯青的演技,让观众印象深刻。

2019年,陈冲参演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坚如磐石》。在这部影片中,她饰演了一位权势熏天的“狠角色”,一场与雷佳音的对手戏更是让导演张艺谋在片场目瞪口呆。他曾评价道:“陈冲演狠,真是手到擒来。”她那精准的台词处理、复杂的情感表达和精准的表演节奏,征服了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

图片来自网络

2024年,她推出了一本名为《猫鱼》的自传散文集。在书中,她坦诚地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奋斗以及面对国内争议的种种心情,这本书被解读为她对过往生活的梳理与释怀,也试图让读者理解她身上的矛盾与复杂性。

尽管争议如潮,陈冲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态度——以作品说话,以文字发声。她曾在访谈中说:“我现在只想好好把握剩下的时间,去珍惜我拥有的一切。”这种看淡外界评价的态度似乎成为她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图片来自网络

从年轻时的“国民影后”到晚年备受争议的“国际巨星”,陈冲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她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却因为个人选择和道德争议,始终难以获得完全的认可。

她的一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辉煌与遗憾、掌声与指责、梦想与现实不断交织,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走过自己的最后一段路。

0 阅读:32
团团娱乐堂

团团娱乐堂

团团娱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