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媒“动力”网站援引乌军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当地时间10月7日,乌军出动一架自杀式无人机。对位于俄境内卡卢加州基洛夫以北17公里处的谢科夫卡空军基地实施打击,宣称摧毁俄空天军两架图-22M3“逆火”轰炸机。与此同时,俄卡卢加州州长向外界表态称,谢科夫卡空军基地发生爆炸确有不假,不过来袭无人机业已被击落,言外之意,便是指此次袭击并未造成较大损失。但不论结果如何,近来俄军基地频频遇袭,令外界对俄军防空部队的作战效能提出了质疑。
(上图为谢科夫卡空军基地,从图上看,除图-22M3“逆火”外,跑道及停机区还分布有图-95MS与伊尔-76等机型)
谢科夫卡空军基地,位于俄罗斯卡卢加州基洛夫以北17公里处,拥有一条总长在2500~3000米范围内的跑道。距离该州首府卡卢加130千米、俄联邦首都莫斯科270千米、俄乌边境最近处(苏梅州北部)仅为210千米左右。现驻扎有隶属于俄西部军区第6空防集团军第22近卫重型轰炸机航空师第52重型轰炸机航空团。下辖有两个图-22M3 “逆火”轰炸机中队,而在俄空天军建制架构中,该团则隶属远程航空兵第6590空军基地管辖。俄乌战事打响后,该团曾出动多架次图-22M3“逆火”轰炸机,前出至乌克兰苏梅、哈尔科夫一带,对乌军实施地面轰炸,以此改善当面俄军攻防态势。
(一架图-22M3“逆火”缓缓降落于谢科夫卡空军基地内)
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截至目前,俄罗斯仍保有160余架图-22系列轰炸机,其中100余架处于封存状态。相较于M1与M2、图-22M3主要特征为采用全新设计的机鼻与雷达罩、机翼活动最大后掠角可达65°、进气道采用与米格-25战斗机类似的楔形进气道、配置有全新航电系统,总体较为规整。此外还换装有油耗更小、动力更强的NK-25涡扇发动机,使得M3最大时速可达23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则提升到7000千米左右,最大载弹量达24吨。早期版本的图-22M3为强调洲际打击能力,还在机头部位设置有空中受油探头,后受制于美苏双边条约规定,故而在生产型号中取消,不过俄空天军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装。
(8月9日下午3时左右,克里米亚地区萨基空军基地内传出巨大声响与阵阵浓烟)
早在谢科夫卡空军基地遇袭之前,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岸的萨基空军基地,就曾遭遇过乌军的猛烈打击。克里米亚地区被俄罗斯吞并后,俄军便对萨基空军基地进行改扩建工程,随后将其下拨给黑海舰队使用。驻扎有近卫第2海军航空师第43独立海军航空团,装备机型包括苏-24战斗轰炸机、苏-24MR战术轰炸机及苏-30S多用途战斗机等。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素来平静的萨基空军基地内传来一连串剧烈爆炸声,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半小时左右。爆炸事件过后,俄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事故原因现已查明,系该基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准则,进而导致数枚航空炸弹被引爆所致,但外界对此并不接受。
(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拍摄的萨基空军基地卫星图像,从画面中来看,巨大爆炸令俄军损失惨重,多架战机被彻底摧毁)
另据当时美媒《华盛顿邮报》报道,萨基空军基地爆炸实力应为乌军特种部队所为,通过大当量爆炸物给予俄军致命一击。紧接着在次日,美国军事网站“商业地带”便刊发萨基空军基地的最新卫星图像报道称,巨大的爆炸令基地内多架俄海军航空兵战机受损严重,情况不容乐观。正是这张卫星图像,让外界才明白,萨基空军基地爆炸案的背后凶手,既不是俄军工作人员,也不是乌军特种部队,而是乌军辖下的各型导弹。饶有兴趣的是,外界对乌军出动那种武器看法不一。诸如美制岸基版AGM-84“鱼叉”反舰导弹、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国产“海王星”反舰导弹、乃至于是“雷霆-2”弹道导弹,据说都存在可能性。
(S-400防空系统尽管被俄军奉为法宝,但在萨基空军基地遇袭事件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假设乌军出动上述导弹对萨基空军基地实施打击,那么部署在这一地区内的俄军防空部队,则堪称是百无一用。据悉,在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内,驻扎有隶属于俄南部军区第4空防集团军第31防空师第12防空导弹团,该团现役装备自2016年起就接受过统一换装,主要由S-400“凯旋”远程防空系统、“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等组成。作为俄军当前遂行防空作战的主力,上述三款防空系统理论上均能对来袭目标作为有效反制,但不知为何,却在8月9日下午毫无建树可言,着实令人难以理解。
(“柳叶刀”系列巡飞弹在本次俄乌冲突中也有使用,不过反响平平,由此证明该机在反无人机作战过程中,恐怕低于俄军所宣传的那般)
目前,外界并未披露向谢科夫卡空军基地实际打击的自杀式无人机具体型号,不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俄军在反无人机方面,依旧水平泛泛,远不及所宣传的那般强大。2017年10月底,俄国防部表态称,俄军已在西部军区组建起首支专业化反无人机部队,名为“电子战特种部队”,驻地位于库尔斯克州境内,在此之后,多支反无人机部队在俄军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除列装常规防空系统外,还包括无线电干扰装备,如部署在“山毛榉”系列防空系统上的微波炮、反无人机电磁枪。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如“杀虫剂-1”、“汽车场”、“蔷薇”等。无人机捕获设备,如“食肉动物”无人机、新型无人机捕捉网等,此外还包括“柳叶刀”系列巡飞弹,同样可对来袭无人机目标进行有效反制。简而言之,俄军在反无人机作战方面建设步伐较快,且先后投入多型装备予以实战运用,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谈及“道尔-M2”中低空近程野战防空系统与无人机的纠葛,可上溯至叙利亚战争期间,而在本次俄乌冲突中,该系统表现较为突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谢科夫卡空军基地袭击的可行性得到验证后,靠近在俄乌边境范围内的俄空天军基地都将面临自杀式无人机袭击的风险,这无疑给俄军地面防空部队带来了巨大压力。但反过来讲,如果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话,俄军防空部队除遭遇愈发刺耳的指摘与嘲讽外,还将目睹大批高新技术装备在他们眼前化为残骸的情况出现,简而言之,俄防空部队需必须要有所作为。特别是面对那些低小慢空中目标时,不论是预警探测时间、还是响应反制速度,都应大幅增强为妙,否则,如同会打开潘多拉魔盒,使得局面进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