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平台×2!

在言高校 2025-01-23 17:18:55

2004年,“校企合作”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

作为一种融合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承担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断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而早在上个世纪末,湖南工商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首开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之先河,留下了“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美誉,可见在产学研育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湖工商颇有经验。

在该校目前的办学过程中,也有不少学院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比如——微电子与物理学院。由湖南工商大学与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办学模式共建。换而言之,这一学院是“高校+企业”,既可以享受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经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可以享受企业的先进技术、优质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理论+实践双线开展的优质学习环境。

举例来看,该学院不仅可以依托湘江实验室、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湖南省智能边缘计算芯片与系统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研究平台,还与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设了20余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这些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就可以支撑学生的课堂实践学习、课后训练等活动展开,帮助学生锻炼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就业升学创造“加分项”。

根据该学院的育人结果来看,也可反向论证校企合作育人的过人之处,微电子与物理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深造率超40%,在就业和升学两条人生赛道,该学院毕业生都能收获更广阔的未来。

以该学院近两年的毕业去向为例,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家税务总局、天马(芜湖)微电子有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越摩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等;继续深造升学的毕业生升学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985、211工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由此,更加清晰地证明了该学院毕业生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精心培育,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培养下,其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等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而这正是校企合作的独特优势。所以如果各位考生在择校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那么可不要错过湖南工商大学微电子与物理学院。

0 阅读:17
在言高校

在言高校

高校领域权威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