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图片在网络上疯传,那就是,中方大功率激光炮,疑似出现在了2万吨级的071船坞登陆舰上: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独特的外形,与美方2012年后在舰艇上测试的LaWs激光武器系统十分相似:
当然,由于时代原因,LaWs的功率只有30KW,类似中方2017年露面的,用于出口的车载战术激光武器,主要用于在4公里的范围内,拦截下中小型无人机、火箭弹等。
这几年,美方用于测试的舰载激光武器HELIOS、LWSD等,功率已经达到了60-150KW。
由于中美在激光武器方面发展进度相近,所以,有人推测,中方这款舰载激光炮,功率可能也达到了150KW左右。
150KW的激光炮能干什么?其能够在20公里外,摧毁军机、导弹的光电探测系统。
很多人谈到了这一点,但是,很多人没有提及的是,其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如果是对太空攻击,其攻击距离要远许多;可以对轨道高度几百公里的卫星,进行致盲攻击。
关于这一点,早在2005年,中方就用功率100KW的车载激光武器,对斜距600公里的卫星,进行了致盲试验。
之前,很多人在问,中方如何对付美方的星链系统?
确实,星链卫星目前无论是本身成本,还是发射成本,都十分低廉——总单价在150万美元左右,而且数量庞大。而反卫星导弹,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昂贵——大概在千万美元级别。
用反卫星导弹,打昂贵的大型卫星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打击价格便宜、数量又大的星链卫星,则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虽然目前星链系统主要还是用于通信,但保持通信,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马斯克目前也正在与美军方合作,增加其侦察能力。
所以,星链系统,是我们以后要着重对付的重要系统之一。
要对付星链,一个办法就是,发展我们自己的星链系统——这有点像如何对付出现在战场上的大量的中小型无人机?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自己生产、装备更多的中小型无人机;如果对付战场上出现的机器人?自己生产、装备更多的机器人。
目前,我们正在发展自己的星链系统。比如,中方“千帆星座”系统,也就是“G60”星座系统,已经开始发射。
另一个办法就是,发展大功率激光武器系统——就像已经装备在071上的激光炮。
相对来说,虽然激光武器平台价格比较昂贵,但发射成本十分低廉——根据功率的大小,每次的发射费用,只有1-2000美元。这样的成本,攻击星链卫星的话,就十分的划算了。
当然,150KW的话,致盲是可以,但要说摧毁卫星本身,功率就显得不足了。如果后面增加到300KW,效果就比较好了。
而且,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发展空基的激光武器——将150-300KW的激光炮,搭载到我们的运20运输机上,越过低空大气层,在高空,直接对卫星进行攻击,这样攻击距离更远。
而且,一旦达到150KW以上,中方激光炮能够攻击的卫星,就不止是星链系统了,同时也包含其他各种低轨光学侦察卫星;而一旦达到300KW以上,各种低轨雷达侦察卫星,恐怕就在攻击范围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