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我叫赵兰,今年62岁,已经退休12年,每月有4600退休金。
原配老伴过世多年,独生儿子早已成家,如今我和老李搭伙过日子。
老李今年65岁,每月有7200退休金,我们曾是多年的老同事。
搭伙8年越来越能体会:老了一个人的日子很孤独,能找个老伴就别独居。
来自赵兰的讲述,真诚而又温暖,有个知冷暖的老伴,胜过一个人老去。
老伴过世,儿子大学毕业,几年后结婚生子,我去帮忙带娃。
孙子3岁时,亲家夫妻都退休,儿媳说让我回家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我的“养儿防老”梦想破灭,内心也曾有过失落和无助。
回到自己家里,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不再憋屈在屋子里。
我开始走出来,跟老姐妹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见识很多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曾经一起干活的同事老李。
几番寒暄,我知道老李的老伴走了,女儿也早嫁人生娃。
老李时常开车过来,带我到郊区的植物园,生态园转转。
几个月后,老李主动提出跟我在一起携手共度余生,询问我有啥要求。
我说这事最好跟子女说一声,毕竟时代不同了,要得到子女的支持才心安。
老李女儿非常支持我们在一起,还给我买了两套新衣服,送我一条金项链。
我家儿子特意从外地回来,跟老李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也见过老李女儿。
老李跟我说,虽然不领证,但在他的心里,我就是他老去路上的挚友和陪伴。
我们商议着做好搭伙前的约定,我提出6条,询问老李能否接受。
1、搭伙要彼此真诚付出,不能算计对方,遇事要好好说好,不能只顾自己。
2、退休金和存款都各自保管各自的,对方不得以各种理由跟对方借钱。
3、生活费我支持AA,房屋的水电暖和物业费也均摊,每月暂定每人出1500。
4、身体好的前提下,每年我们出去游玩一圈,当然费用也是各出一半。
5、我的房子出租,但租金归我自己,对方不要惦记,算到彼此的生活费中。
6、小病小灾彼此互助,医院和请护工的费用各自支出。若对方真有困难,要在能力范围内帮扶,不能撒手不管,甚至直接散伙。
老李听完我说的要求,他补充说生活费他每月出2000,我只需拿800就好。
毕竟两个人根本吃不了多少,每天我们两个人一起锻炼,采购就好。
况且他是男人,本该出全部生活费,但考虑到子女少拿点,意思一下就好。
再就是,男人不需要买多少衣服,化妆品,女人这方面花费多一些。
听完老李的话,我内心还是很温暖,遇到这样的搭伙陪伴算是一种福气。
我们在一起搭伙8年,虽有些小矛盾,小分歧,也属正常,大多数是和谐互助。
比如老李女儿生二胎,我去帮忙带娃,虽没说费用,但他女儿每月给我3000零花钱。
老李母亲最后那两年,都是老李伺候,我也陪着他一起照顾,老李给我物质和精神奖励。
前两年,我生病住院,是老李帮忙垫付的住院费,出院后,我把钱还给他。
他却说这钱就算了,毕竟我们在一起很开心,这点钱是他能力范围内的。
在钱这方面,我不想占便宜,让老李吃亏,他不要我就给他买衣服,给他女儿家小孩子。
认真盘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真心感觉两个人的岁月才叫过日子,生活才有滋味。
我想跟单身姐妹们分享一下,我这8年搭伙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单身老人有所帮助。
首先,作为单身女性不要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做借口,要求男性养自己。
更不能因在一起彼此陪伴,而跟男性提出要保障金和零花钱,这是把自己放在保姆位置。
老年人在一起搭伙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彼此陪伴,能喝到凌晨三点的那杯水。
若以搭伙做“诱饵”来“发家致富”,这样的相伴只会越过越算计,攀比,计较,最终散伙。
其次,虽然是搭伙陪伴,不领证没有法律保护,但也要擦亮眼睛,多些时间观察。
最好跟彼此知根知底的熟人在一起搭伙,因几十年不曾有过交集的人,伪装起来很容易。
搭伙相伴就是为了在老去路上,多个人与自己一起抵御生活里的琐碎,有个依靠。
若对方只想找个生活保姆,或者为伺候老人,照顾孙辈人,出钱出力,不如一个人。
最后,生病身体不好时,最需要帮助和精神安抚,若不是重大疾病,一定要相互照顾。
找老伴就是为了渴了有人递杯水,病了有人陪伴身边,住院有个人帮忙跑腿。
在金钱上可以算清楚,但在照顾陪伴上,依靠的良心和自觉,一次两次的忽视可以原谅。
若只让女人付出,男人享受,大多数都是散伙结局,不对等的关系,没人愿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正向奔赴,搭伙相伴也一样,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想要搭伙日子过得长久又和谐,就要彼此都真心付出,包容,理解和体谅。
结语:两个单身老人在一起搭伙,一定要相理解,包容,互助,陪伴。
半路组建的家,虽是临时,但日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不拿身边老伴与原配相比。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缺点也有优点,多放大对方的优点,日子肯定好过。
在生活琐碎杂事上,谁都真心付出,尤其在对方生病需要帮助时,给予真诚援助。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想要搭伙长久且美好,需有这三个前提:
一是彼此提前做好协议,其次要得到彼此子女的支持;
最后是两个老人相互真心付出,都有不离不弃的姿态,携手共度漫漫余生。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