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颂(一四九)八路军(37)毛主席演讲《论持久战》之五作者李渊慧

历史新体诗 2024-03-30 02:14:03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 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把战争孤立起来是错误的 是轻视政治的倾向,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 障碍既除 政治目的达到 战争结束 障碍没有扫除得干净 战争仍须继续进行以求贯彻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这个战争的经验又非同寻常: 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 拼死拼活的战争就得不到胜利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海洋,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都离不开动员老百姓 不然必打败仗。 抗日的政治动员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告诉军队和人民 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 贡献一切给战争 方能掀起抗日的巨浪,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即要有一个政治大纲。 政治动员靠口说、传单布告、报纸书册、戏剧电影、学校团体、干部人员 方法要合民众口味还要做到经常,不是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抗战建国纲领》背诵给老百姓听 要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 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即解除敌人的武装;消灭敌人是主要的 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为此勇敢牺牲要大力提倡。力求每战 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 解除敌人一部分武装 积少成多成为大的战略性辉煌。 毛主席接着指出了具体地进行持久战的具体的方针 是在战争第一和第二阶段即敌之进攻和保守阶段中 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 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 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式样,在第三阶段应该是战略反攻战 这样才能保证达成抗日的一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仗。 一方面 由于敌强我弱 日本取战略进攻方针 我居战略防御地位 日本企图采取战略的速决战 我们应自觉地采取战略的持久仗,实际上由于敌强我弱 日本的陆海空军已形成了大范围的外线作战 我们则处于内线作战地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 日本虽强但兵力不足 中国虽弱但地大、人多、兵多 出现了敌只能占领一部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空出了广大地面无法占领的境况,这就给了中国以进行持久战和争取最后胜利的中枢根据地和总后方。 敌分路向我进攻 我不作死守的阵地战 采用灵活的运动战 几路对他一路 突然包围攻击之 在战役和战斗的作战上就变成了外线和进攻 还须采取打运动中之敌的速决仗,这样我之战略持久战到战场作战就变成速决战 打得好能消灭他 打不好也给他一个大杀伤。 上述一句话说完就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以适应敌小我大 敌强我弱这两种情况,用这种方针 正规战争 游击战争 战争的全过程皆与敌周旋于广大战场之上都能打胜仗。 由于集合了许多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胜利以后 逐渐地增强了自己削弱了敌人 于是总的强弱 优劣形势不能不受其影响,再配合敌人内部的变动和国际上的有利形势就能使敌我总的形势走到平衡 再走到我优敌劣 实行反攻 驱敌出国的境况。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 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状况,决定的因素是主观的努力 少犯错误 多打胜仗/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 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不懈努力对抗。
0 阅读:0

历史新体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