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城区的学生不能报考中心城区的高中?武汉市教育局回应了

地理鸽 2020-11-12 19:20:37

近期有武汉市汉南区的网友询问,为什么武汉市新城区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报考中心城区的高中相关问题,对此问题武汉市教育局进行了详细回复。

江夏第一高级中学

武汉市教育局回复表示:

一、武汉市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确定的经过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2020年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为“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招生。”

这一政策可以一直追溯到2000年。从2000年起即实行“中心城区重点高中(含比照重点)面向中心城区招生,非中心城区重点高中在所在区内招生。中心城区其他单设高中经市教委批准后,打破区域界限,面向中心城区招生。”2004年起“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取消区划限制,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招生”。

二、确定武汉市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区别划分的意义

“远城区的孩子不能考主城区的高中”,同样也意味着“主城区的孩子不能考远城区的高中”。也是限制了中心城区初中毕业生不能就读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此政策出台的初衷旨在保护新城区的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不受影响。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须本着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目的。尤其是新城区,离中心城区距离远,这一政策的执行可以减轻新城区学生家庭和学生负担。对于户口在新城区的学生,如果想回户口所在地就读,通过办理相关手续是可以回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和升学的。

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目前,我市教育结构和布局在城乡发展上是不太平衡的。新城区的教育水平、生源质量与中心城区是有差距的,我们对近3年的中心城区和新城区中最低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进行了比较,如下表:

年份           中心城区           新城区

2019年        388                323

2018年        388                322

2017年        404                339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全市划相同的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确实会有极少数新城区初中毕业生能进入中心城区优质高中学习,而大量中心城区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将进入新城区优质高中,而优质高中的学位是有限的,会导致新城区很多毕业生只能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从而失去就读优质高中甚至普通高中的机会。

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有所不同是为了让新城区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中教育,满足新城区学生就读普高的愿望。

全国同类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均对不同区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进行了限定,如:广州、沈阳、成都、大连、福州等。

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中心城区和新城区教育资源会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0 阅读:32
地理鸽

地理鸽

专注于发布武汉南部地区社会时事,生活资讯,城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