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凄厉惨叫,37岁的张先生此时正捂着裤裆,谁能料到,平日里总是摇着尾巴讨零食的宠物狗,竟会突然咬向自己!
长沙突发:金毛犬突袭主人下体
近日,长沙市民张某像往常一样,在自家小院修剪月季花,家中饲养的金毛犬毫无预兆地突然发起攻击。据现场目击者回忆,这只狗狗此前一直表现得十分正常,并无任何异样,然而就在张某弯腰的瞬间,它却如疯了一般,猛然朝着张某的裆部扑了上去。
120急救记录详细显示,伤者右大腿内侧有一道长达1.2cm的贯通伤,尿道海绵体部分都已外露,情况十分危急。接诊医生忧心忡忡地透露:“这样的咬伤极其容易引发感染,我们第一时间就为伤者紧急进行了清创处理,并注射了狂犬疫苗。”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狗主人在接受采访时,满脸的难以置信,反复强调着:“它平时真的特别温顺,并不护食!”
类似悲剧:狗咬人事件回顾
时间回到2018年5月,在北京朝阳区,王女士像往常一样悠闲地在小区里遛弯。可就在她弯腰系鞋带的时候,一只未牵绳的德牧突然冲了过来,一口咬在了她的面部。事后经调查发现,涉事犬只不仅没有办理狗证,其主人李某还长期违规饲养大型犬。最终,法院依法判决:李某需赔偿王女士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共计18万元,并且要承担王女士后续的整容费用。从犬类行为学角度来看,王女士弯腰系鞋带这个动作,很可能被德牧误解为“攻击准备”,从而引发了这场悲剧。
上海:儿童逗狗致右眼八级伤残
还有在2015年3月的上海某小区,5岁的男童赵某出于好奇,用树枝去挑逗拴在楼道里的泰迪犬。结果,泰迪犬一下子挣脱绳索,直接咬向了赵某的右眼。经司法鉴定,赵某右眼视力遭受永久性损伤,达到八级伤残。法院审理后判定:犬主因对犬只管理不善,承担60%的责任,需赔偿23万元;而赵某的监护人由于没有尽到应有的监护义务,也需自行承担40%的损失。
明晰责任与规范养犬
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在养狗过程中,养犬人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就拿北京这起案件来说,根据《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重点管理区是明确禁止饲养成年体高35厘米以上犬种的。部分养犬人法律意识淡薄,无疑是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受害者一些无意识的肢体语言,在犬类的认知里可能会被误解,进而引发攻击行为。
而在上海儿童逗狗致残案中,《侵权责任法》第78条明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不过,鉴于此案中受害者存在主动挑逗行为,法院依据“过失相抵原则”,适当减轻了犬主的责任。这一案例,也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惊心数据
我国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触目惊心。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每年约有4000万人被猫狗咬伤,其中竟有20%发生在头面部等要害部位。北京市司法局的数据也显示,在2019 - 2022年的涉犬纠纷案件中,因为未拴绳导致的案件占比高达67%,而因受害者主动挑衅引发的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23%。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宠物犬伤人案件里,83%的犬只此前其实都有过攻击记录,但它们的主人却并未采取任何有效的防范措施。
虽然宠物的确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与陪伴,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在享受“养犬自由”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您认为是否应该推行强制宠物保险制度,以此来更好地应对宠物伤人事件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您的独到见解。您的每一次点赞和关注,都是对公共安全事业的一份有力支持!
作者声明:图片均出自网络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