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春游第一城,不是扬州不是苏州:这位江北"扫地僧"凭何压群雄

第一的人文 2025-04-16 03:38:41

人间四月,江南的春色正沿着运河向北流淌。

当苏州的玉兰开始褪去粉妆,扬州的琼花尚在蓄力绽放,在江苏的地理心脏位置,一座被低估的"江北水城"正悄然铺开它独步江南的春日长卷。

这里没有苏杭的游人如织,却藏着一整片水上的油菜花海;这里没有园林的精致堆砌,却让千年运河的柔波穿城而过;这里没有动辄百年的老字号,却让一碟秧草包唤醒了整个江南的春天。

这座名为泰州的古城,恰似武侠世界里隐世的"扫地僧",在江苏春游江湖中自成一派。

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壹、河湖之间

清晨五点的兴化千垛,薄雾还未散尽,船娘已撑开第一竿竹篙。

木船划破镜面般的水面,闯入一片金色的迷宫——这不是威尼斯的水巷,而是生长在垛田上的水上花海。

数万块垛田如漂浮的岛屿,油菜花海随水脉蜿蜒,晨露凝结在花瓣上,折射出琥珀般的光泽。

船行其间,恍若穿梭在莫奈的油画里,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花田,哪里是天空的倒影。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七百年前,泰州先民为治水患,将沼泽洼地垒土成垛,无意间造就了这片全球唯一的"水上油菜花田"。

如今每逢清明,千垛景区便化作流动的金色绸缎,游客可乘舟穿行于花垛之间,亦可登上观花楼俯瞰全景。

最妙的是日落时分,晚霞将花海染成橘红色,水面上浮光跃金,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离千垛不远的李中水上森林,则是另一番天地。十万株水杉挺拔入云,树冠在头顶织成翠绿的穹顶。

木栈道在林中蜿蜒,两侧水面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二月兰,紫雾与绿荫交织,空气里弥漫着杉树特有的清香。

偶尔可见白鹭掠过水面,惊起一圈涟漪,又迅速没入林深处。

这里藏着泰州人私享的春日秘境:租一艘乌篷船深入林心,船娘会教你辨认水杉树皮上的"呼吸孔",讲述当年郑板桥在此写生的轶事。

凤城河的千年呼吸

贰、水城之间

"泰州城隍庙前,春柳拂水,画舫如梭。"这是清代李渔笔下的泰州。如今的凤城河依旧流淌着千年前的春水,但两岸的景致已更胜往昔。

从望海楼码头登船,画舫缓缓穿过桃花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沾在游人的衣襟上。船娘哼着《茉莉花》的小调,橹声搅碎一河霞光。

桃园内,范仲淹的读书堂静立一隅。北宋天圣年间,这位未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贤臣,曾在此苦读五载。

堂前古梅虬枝横斜,相传为范公亲手所植,春来花开如雪,暗香浮动百年。

沿着青砖小径漫步,忽闻丝竹之声穿林而来,原是古戏台上正上演昆曲《牡丹亭》,杜丽娘水袖轻扬,惊醒了满园春色。

暮色四合时,老街灯笼次第亮起。海陵春茶馆里,老茶客们就着烫干丝喝早茶的习惯延续至今。

烫干丝、秧草包、蟹黄汤包、荠菜春卷……这些泰州独有的春味,在百年老灶上演绎着味觉传奇。

尤其不能错过的是"秧草包":用新鲜秧草(泰州人称为"草头")与猪肉作馅,面皮发酵得恰到好处,蒸笼掀开瞬间,青草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咬一口汁水丰盈,仿佛把整个春天含在口中。

早茶里的江南风骨

叁、市井之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泰州人的春日,是从一碟烫干丝开始的。

走进会宾楼早茶厅,跑堂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蒸笼掀开的白雾里,藏着泰州人独享的春日密码。

烫干丝要选九月黄大豆磨制的白干,切成细如发丝的二十七刀半,再用沸水浇烫三遍,配姜丝、虾米、酱油、香油,拌出绵软鲜香的"三鲜底"。

蟹黄汤包更是春日限定。兴化红膏蟹拆出的蟹黄蟹肉,与熬足六小时的母鸡汤调成馅心,薄如蝉翼的面皮兜住这一汪金黄。

有经验的食客会先用吸管吸尽汤汁,再蘸姜醋食其本味。

隔壁桌的老泰州会教你:"吃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这十二字箴言里,藏着泰州人对待生活的郑重。

若嫌早茶喧闹,可拐进钟楼巷的"古月楼"。这家百年老店藏着泰州独有的"春卷三绝":荠菜春卷清鲜,马兰头春卷沁凉,豌豆苗春卷脆嫩。

店主王师傅从腊月就开始腌制咸肉,专等春日野菜上市。"荠菜要野生的,马兰头要带露水的,豌豆苗要头茬的",他边包春卷边念叨,"春天吃鲜,吃的就是个时辰。"

非遗里的生命礼赞

肆、春神之间

溱潼古镇的清晨,会船节的战鼓惊醒了沉睡的湿地。十里溱湖上,百舸争流,篙子船、划船、花船各展其能。

最震撼的是篙子船表演:数十名船工单足立于船边,随着鼓点齐起齐落,竹篙如林,水花四溅,船身飞速前进,岸边观众喝彩声震天。

这项传承千年的水上庙会,是泰州人献给春神的独特祭礼。而在口岸雕花楼,木作师傅们正在赶制"春匾"。

选用百年银杏木,经七十二道工序雕刻出"百鸟朝凤""百花争艳"图案,专供新婚人家悬挂。

老匠人王大爷说:"春天万物生长,雕花楼也要‘争春’,一块匾要雕足三个月,图的就是个吉利。"

水幕上的流光溢彩

伍、春夜之间

当苏州的评弹渐歇,扬州的瘦西湖归于宁静,泰州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三水湾的灯光秀将凤城河变成流动的霓虹,水幕电影上演绎着范仲淹筑海堰、郑板桥卖画扬州的故事。

最妙的是乘坐夜游船,船过文峰桥时,两岸突然亮起数百盏荷花灯,顺流而下漂向远方,恍若星河坠落人间。

老街深处的"评话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在开讲《武松打虎》。一壶春茶,一碟瓜子,听众们随着醒木声穿越回北宋。

茶馆外,夜风送来烧饼炉的焦香,新出炉的蟹壳黄酥脆掉渣,咬一口,芝麻香混着葱油香,正是泰州春夜的烟火气。

泰州,被低估的春日圣地

当江南的春游大军涌向苏杭,泰州人正沏好一壶春茶,静待知音。这里有比婺源更壮阔的水上花海,有比周庄更静谧的水乡古镇,有比扬州更地道的淮扬春味。

春日里的泰州,是运河岸边的一首诗,是水墨画里的一抹青绿,是舌尖上的一缕鲜甜。

若你厌倦了人挤人的苏杭,何不来泰州?在千垛花海里迷途,在凤城河畔听雨,在早茶店里尝鲜,在非遗技艺里触摸春天。

这座江北的"扫地僧",正用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江南春光虽好,泰州春色更胜江南。

0 阅读:10
第一的人文

第一的人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