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天战争打响,电视上的这些军事专家们,能在实战中指挥吗?

风云史迹娱乐 2025-03-29 16:04:33

说到电视上的军事专家,很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可能就是张召忠。

“局座”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几十年,从海湾战争聊到俄乌冲突,武器装备、战略分析说得头头是道,普通老百姓听着觉得特别有道理。

可要是哪天真打起仗来,这些专家能直接上战场指挥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军事专家≠实战指挥官·】——»

很多人以为,军事专家既然能在电视上把战争讲得明明白白,那指挥打仗应该也不在话下。

但现实是——“能说”和“能干”完全是两码事。

张召忠将军是海军少将,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和军事理论研究,属于典型的“学院派”。

他的强项是战略分析、装备解读和国际局势研判,但现代战争指挥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实战经验、临机决断和战场直觉。

打个比方,理论派的军事专家,能精准地告诉你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半径,细致阐述防空圈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这些理论知识在平时的军事研究与战略规划中至关重要。

但实战派指挥官所面临的则是全然不同的残酷场景。

在真实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当敌方对我们发动导弹攻击的时候。

实战派指挥官必须在短短3秒内,综合考虑战场态势、兵力损耗、作战目标等诸多因素,迅速做出是继续勇猛进攻,还是紧急规避保存实力的决难决定。

这3秒的抉择,承载着无数士兵的生命与整个战局的胜负走向,绝非理论层面的简单推演可比。

甚至,就连张召忠将军自己也曾坦言:“我研究了一辈子军事,但真让我带兵打仗,我也得先练练。”

这并非他的自谦之词,而是对军事理论与实战指挥之间巨大差距的清醒认知。

他一生致力于军事理论的钻研与传播,为国防事业在知识储备与战略规划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除此此外,在我们的认知里,张召忠将军还有一项广为人知且极具话题性的“技能”。

«——【·预言家“神预测”·】——»

那便是他独特的“预言”能力。

比如当年预测“雾霾防激光”“海带缠潜艇”,被网友调侃成“战略忽悠局局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事实却悄然证明,张召忠将军的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观点,并非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

以“雾霾防激光”为例,雾霾作为一种由大量细微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体系,确实能够对激光的传播产生散射与吸收作用。

当激光在雾霾环境中穿行时,其能量会在与这些细微颗粒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衰减,进而影响激光的作用效果。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以直观感受到这种影响在军事领域的实际意义,但在特定的军事对抗场景下。

比如敌方利用激光制导武器发动攻击时,雾霾或许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其精准度,为防御方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

再看“海带缠潜艇”,在近海区域,大片生长的海带形成了复杂的水下环境。

潜艇作为一种依靠声呐等设备进行导航与探测的水下作战平台,当进入布满海带的海域时,海带的密集分布不仅可能缠绕潜艇的螺旋桨等关键部件,影响其动力输出与航行安全。

还会极大地干扰潜艇声呐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潜艇难以精准探测周边目标,自身行踪也更容易暴露。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张召忠的观点实则都有强大的依据,更是被网友调侃:“当纸上谈兵的将军,也得有实打实的能力啊!”

可即便有强大的预知能力,但电视上的推演和真实的战场指挥依然是两个维度:

电视上,我们可以慢慢梳理信息、回放战例、引用数据,甚至被打断还能重说。

但在战场上,要想在信息不全、时间紧迫、生死攸关的情况下,瞬间做出可能决定几百人生死的决策,那可就难了。

那么,现代战争的门槛:专家能跨过去吗?

«——【·专家与指挥官的差距·】——»

要想知道是否能跨过去,就要理解,如今的战争早已不是“地图和望远镜”的时代,而信息化、智能化、多域联合作战,指挥员不仅要懂战术,还得:

熟悉卫星侦察、电子战、AI辅助决策,能在高强度心理压力下保持冷静,同时协调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场。

很多军事专家研究的是“战争应该怎么打”,而实战指挥官面对的是“战争只能这么打”

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信息有限的情况下,稍有指挥错误,就有可能被上级骂、被部下质疑、被敌人欺骗。

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

在去年的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当时,俄军的远程防空雷达在Kalynivka镇附近被乌军使用HIMARS发射的M30A1式GMLRS火箭弹以空爆方式击中。

梅利托波尔机场也遭受了多次袭击,爆炸声不断。

与此同时,沃夫昌斯克的战斗仍在继续,虽然战况激烈,但乌军光复这个镇子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然而,在托雷茨克方向,战况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相对稳定的战线因乌军的一次错误调动而陷入混乱。

乌克兰指挥官决定将消耗严重的第41机械化旅调往该地区,与建制完整的第24机械化旅会合。

这一举动似乎被俄军察觉,他们迅速发动了反攻,从而形成了钳制之势,让乌军措手不及。

这些实战经验的错误,就正好验证了我们这一说法:专家有用,但别指望他们直接上战场指挥。

但如果没有专家,也许有时候战争也会有失误。

这就好比,古代的赤壁之战,周瑜作为指挥官,他熟知水战特点与曹军弱点,精心策划了火攻之计。

在战斗过程中,他坐镇后方,指挥各路人马有条不紊地执行作战计划,最终以少胜多。

倘若周瑜像普通战士一样冲锋陷阵,那么整个孙刘联军的战略指挥将陷入混乱,这场战役的结局也将难以预料。

古代将军身边的指挥官承担着全局性的指挥、协调重任,他们不上战场厮杀,并非怯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战略谋划与信息掌控的专长,保障战争的有序推进与胜利达成。

未来,也希望军事专家继续为军事指挥官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战略建议,军事指挥官则将这些理论和建议转化为实际的作战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那么,你怎么觉得?

0 阅读:3
风云史迹娱乐

风云史迹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