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除史书里记载的博施外,我们还能在商汤身上看到什么?

汉奎文化 2025-02-21 09:54:06

提到暴君,就会让人想到两个代表性人物:夏桀和商纣,他们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也是亡国之君的代名词。而灭掉夏桀的人,就是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共同去了解中国古代帝王商汤的故事。

商汤的祖先叫做契,传说他的母亲简狄因为吞下了燕子的卵,而后生下了他。契所处的是大禹治水的时代,因为他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五帝之一的虞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掌管教化礼仪,约束各个部落的行为。契是个有本事的人,又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自然有了出头的机会。契的封地在商,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这里就是商的发源地,也是族名和国名的由来。契有本事,在那个时代,有本事的可不止他一个,除了虞舜之外,夏禹也是他无法跨越的高峰,因此,契只是作为夏禹的手下而存在。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积累和努力,往往很多人只看到了努力,而忘记了积累,实际上,只自己努力是简单而无法持久的,只有一辈辈人不屑的努力和坚持,才有发生质变的可能。到了商汤这代人,契已经传了十四代人,商族已经从氏族公社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了战争的基础,那就是经济。但这个时候的商还只是夏王治下的属国,在夏王夏桀眼里商汤这个商的头领,和奴隶没什么分别。但商汤的才干出众,却是世人皆知的,你想韬光养晦,但实力不允许呀!夏桀有点忌惮商汤,怕他不利于自己,于是就故意找茬,把商汤囚禁在夏台,想要杀了他以绝后患。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商汤没有放弃,只要活着就还有办法!他利用各种关系,替自己求情,终于在漫长的囚禁期过后,获得了自由。经历了这次磨难的商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变得更加成熟,更有韬略和计谋了。利用一切机会,来争取天下人心,就是他要做的第一点。

网开一面:你可以说恩德,也可以说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有一天,商汤到野外散步,看到有人在树林里四面张网来捕捉鸟兽,这个人还祷告说:“从天上来的,从四面八方来的,所有的鸟兽们,都统统到网中来吧!”商汤听了后感叹道:“怎么能这么做呢!哪能把鸟兽都打光呢?打光了鸟兽,连幼崽都没有了,以后可怎么办?”于是商汤命人去掉了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并且对鸟兽们说:“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商汤这么做,显然是给四方诸侯看的,四方诸侯们听了,都很震动,他们一传十,十传百,议论纷纷的说:“商汤的恩德到了顶点了,连鸟兽都蒙受他的恩德,更何况是人呢?我们大家都去投奔他吧!”商汤的势力越来越壮大起来,于是就有了“网开一面”的说法,和“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古训。

但换一种角度,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你们各部落自由发展,没问题,我不会干涉的,但要是不听话的话,就不要怪我的网无情了。大家依附于你,并不是表面上所说的恩德,而是隐藏于背后的实力作为基础,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罢了。强大,才是被人跟从和追随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所谓的恩德,那不过是表象而已。

言者无罪:纳谏的目的是大家共同进退,用利益把大家捆绑到一起。

商汤喜欢听取他人的意见,他鼓励大家说:“用水可以照出人的影子,听了百姓们所说的话,才能知道我治理得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商汤的辅政大臣伊尹听了非常高兴,他说:“圣明啊,我们的汤王是爱听意见的人,这样人才能进步,才能治理好国家,要爱名如子,才能选拔好人当官,要努力再努力,坚持不懈!”听着挺美好是吧?我说说背后的意思吧,一般的奴隶有机会给商汤提意见吗?连门都没有,能够提意见的都是奴隶主和那些有权势的人,商汤纳谏就是为了和他们搞好关系,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把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而不是自己吃独食。

伊尹名义上是辅佐商汤的大臣,实际上是说他是商汤的合作伙伴更为合适。伊尹和霍光出名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废立皇帝,这样的非常之人,才能干出非常之事,话只能说到这里了。要记住商汤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他在讨伐一个不听话的诸侯之前。对付庞然大物之前,一定要先去其羽翼,把那些支持他的力量,先消灭掉才行。实在消灭不掉的人,那就把他们争取过来。

夏桀的问题:不想听真话,不想共享利益,众叛亲离才是原罪。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个王。他不仅是个美男子,还力大无穷,喜欢征服是他的性格。因此,夏桀频繁的对外用兵,就成了常态,他讨伐有施氏时,有施氏投其所好,把美貌的女子献给他,夏桀喜笑颜开,开始留恋于美色,而把朝政交给了奸佞小人。大臣们来劝说他,他不仅不纳谏,还把这些大臣们全部杀掉了,这样一来就更加没有人会说真话了。当没人给你提意见时,就意味着你已经脱离群众,或者说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但夏桀认为没人说话,是自己厉害,自比为太阳。百姓们咒骂说:“夏桀这个太阳什么时候完蛋,我们宁愿和他一起灭亡!”人活到了这个份儿上,不灭亡,才是件怪事!于是商汤等待的机会来了,你韬光养晦,慢慢让自己强大,还要对手犯错误,这样才会出现所谓的时机。

决胜:不能对对手心慈手软,一定要穷追猛打,夏桀的错误是比商汤仁慈!

商汤见夏桀众叛亲离,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联络各路诸侯,一起去讨伐夏桀。并且在出征前,对大家发表了一篇演讲,就是著名《汤誓》,在里面商汤提到夏桀丧失民心,已经无可挽回,我现在必须要去征讨他,你们协助我完成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信,我绝不会食言,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罚你们作为奴隶,甚至把你们都杀掉,绝不会赦免的!这就叫做御人有术、恩威并用,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业的帝王,往往都擅长于此。

商汤在有娀打败了夏桀,夏桀逃到了鸣条,商汤紧追不舍,他知道绝不能给夏桀东山再起的机会。在鸣条再次打败了夏桀,这一战夏军彻底瓦解溃散了,夏桀一直逃到了南巢,最后就死在了那里。在临死前,夏桀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把商汤杀死在夏台,才落得今天的下场!”如果后悔有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失败者了。

0 阅读:3
汉奎文化

汉奎文化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