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IoS2纳米花对木质素底物的效应以及气活性

新瑶看国际 2023-08-01 20:41:05

前言

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威胁日益加剧,我们对可持续和清洁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在这方面,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载体,因为它具有高能量容量、环境友好性、长期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而在开发清洁能源的过程中,电化学水分解制氢技术备受瞩目,其中的析氢反应(简称HER)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用于水分解的电催化HER催化剂以铂为代表,因为它具有高交换电流密度、低过电位和小Tafel斜率。

但铂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和产业化。因此,为了促进氢经济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设计性能优越且成本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在众多非贵金属HER电催化剂中,二硫化钼(MoS2)是备受关注的一种,经电化学测量验证,MoS2表现出较高的氢结合能2S边缘站点,接近火山曲线的顶端,这表明其有望成为铂基催化剂的替代品。

但它的催化活性仍受到活性位点不足和导电性差的限制。为了提高MoS2的HER性能,我们可以通过掺杂其他金属原子(如Pd,Ni和Co)来增加活性位点。

一、实验部分

1、钼的合成和 MoS2/CL

碳化木质素(CL)的制备方法是将木质素样品放入管式炉中,在900°C高温下进行碳化2小时,同时在N2大气层中进行处理。随后将产生的碳化木质素块状物粉碎成约数十微米大小的粉末。

接下来,我们使用一步水热法合成MoS2催化剂,将氨钼酸铵和硫代乙酸甲酯分别溶解在18毫升蒸馏水中,形成两个溶液。

然后,我们将碳化木质素粉末(9.6毫克)加入其中一个溶液,并进行10分钟的超声处理。接着,将混合物转移到内衬特氟龙的钢高压釜中,在180°C下加热反应持续24小时。

完成反应后,让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随后通过过滤得到黑色沉淀,对沉淀进行多次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然后在真空烘箱中以60°C温度干燥过夜,最终得到MoS2-催化剂。如果不添加碳化木质素(CL),我们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水热反应方法合成原始的MoS2催化剂。

2、 Ru-MoS的合成

为了制备这些材料,我们将10毫克的钼二硫化物或碳包覆的钼二硫化物与1毫升水乙醇混合溶液(体积比2:3),浓度为4毫克/毫升进行混合。然后,我们对混合物进行了10秒的超声处理。

我们接着用离心的方法将产生的沉淀物收集起来,在60°C的干燥炉中干燥5小时,再将其在250°C的高温下退火10小时,这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性能。为了更好的做出比较,还要在对照条件下,进行MoS2和MoS2/CL的退火处理。

二、结果和讨论

1、3D Ru-MoS2纳米花在CL衬底上的生长

在制备催化剂Ru-MoS2/碳载体(CL)时,我们可以采用水热工艺的方法,将木质素碱在900°C的高温下碳化2小时,在氮气氛中进行处理。

然后,将莫来盐和硫代硫酸盐与碳载体粉末混合,通过水热反应在180°C下反应了18小时。

随后,我们将得到的混合物干燥,并浸渍在含有RuCl的溶液中,然后在250°C下进行2小时的退火,以对Ru原子进行修饰。

而MoS2/碳载体催化剂具有三维玫瑰状纳米花结构,完全覆盖在碳载体基材表面。但在没有碳载体基底的情况下,纯MoS2和Ru-MoS2催化剂,则无法形成纳米花结构,可能是由于MoS2在水溶液中容易聚集所致。

结果显示,经过Ru掺杂后的MoS2/碳载体催化剂形貌得到很好地保持,证明掺杂并没有破坏MoS2/碳载体的形态,还发现炭黑(CB)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作为基底时,MoS2的形态仍然保持块状,但相较于Ru-MoS2/碳载体催化剂,暴露的活性位点较少。

2、纳米花形成的原因

纳米花的形成得益于底物中含有的杂原子,例如氮、硫和氢。同时,底物的纹理表面还有助于催化剂MoS2的形成,从而促进纳米花的成核和生长。

我们可以进行Ru-CL样品的实验,观察RuCl的颜色,当将CL添加到RuCl中时,溶液变得更轻,进一步观察发现,Ru在CL表面还原并聚集形成了松散而多孔的结构。

但由于Ru只以极少量的形式掺杂到MoS2晶格中,所以没有将Ru-CL样品与其他MoS2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Ru-MoS2/CL纳米花的直径约为300 nm,并且有许多波纹和波纹结构,这些结构暴露了更多活性位点,可能对催化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样品具有超薄结构,层间距为0.62 nm,对应于MoS2晶体平面。与普通MoS2相比,在Ru-MoS2/CL中观察到更多更大的平面缺陷结构,这可能是由于RuCl的腐蚀作用。

但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没有观察到纳米颗粒或大团簇,这表明Ru原子在催化剂中高度分散。通过元素映射技术,可以看到Ru、Mo、S和C元素在Ru-MoS2/CL催化剂中均匀分布,展示了催化剂的均一性。

我们从中可以得知,Ru原子在催化剂表面上没有聚集区域,与Ru-MoS2/CL的详细元素含量相一致。

3、ADF图像的分析

为了确认Ru原子在晶体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研究。通过ADF图像,发现MoS中分布的Ru原子数量很少,这是因为Mo原子比Ru原子含量更高。

进一步放大ADF图像显示,单个Ru原子取代了Mo原子的位置,并且在图像上显示出比Mo原子更强的对比度。

我们还测得的晶格间距为0.273纳米,对应于(100)个平面,与之前报道的值一致。钼的拉曼光谱显示峰位于371.9和403.1厘米,这归因于面内和面外的MoS2的振动模式。

当MoS2与CL衬底结合时,模式会出现红移,导致两种拉曼模式的频率从31.9 cm降低到26.2 cm-1。而当Ru原子掺杂进MoS2中时,该模式则表现出蓝移,拉曼频率从28.1 cm-1升高到28.1 cm-1。

这可能是由于MoS2的结晶度差和Ru原子的影响所致,但三种催化剂的强度比未发生变化,说明MoS的层间距离保持稳定,不受Ru原子掺杂的影响。

4、X射线衍射测量

如果想要证明并确认催化剂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测量X射线在样品上的反射情况,观察到几个特定角度附近的峰值,是否与MoS的某些晶面的位置完美匹配。

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将催化剂放置在一种称为CL的衬底上,并再次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量。

结果显示,与催化剂结合后,出现了两个额外的弱峰,分别命名为"2/CL"和"Ru-MoS2/CL"。同时,衬底的峰消失了,这可能是由于X射线的测量深度较小的原因。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我们还可以确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电子态和化学组成,观察到MoS2, MoS2/CL和Ru-MoS2/CL的电子能级特征。

Mo 3d区域的峰显示了Mo的不同氧化态,同时,S 2p峰的位置和结合能,也提供了关于MoS的信息。

在分析Ru-MoS2/CL的光谱时,我们发现了Ru的存在,并发现它处于+4价状态,而不是金属状态,还发现在制备过程中,氧被引入了Ru-MoS中。

这也表明,催化剂和衬底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合适的条件下,将催化剂与碳材料等大表面衬底结合可以调节电子结构,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5、电化学性能

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的效果,我们可以进行一项电化学测量研究,测试五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包括原始MoS2、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Ru-MoS2、Pt/C和裸玻璃碳电极。为了评估这些催化剂在产氢反应中的表现,可以在电极上滴上一层Nafion醇溶液。

结果显示,Pt/C表现出最佳的电催化活性,起始电位为31毫伏,过电位为10毫伏。而Ru-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起始电位最低,只有25毫伏,比Ru-MoS2还低26毫伏,比原始MoS2低104毫伏。原始的MoS2的起始电位最高,为196毫伏,由于其低电导率和有限的活性位点。

Ru-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过电位,在10毫安/平方厘米电流密度下为100毫伏,明显低于Ru-MoS2、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原始MoS2,它们的过电位分别为167、344和391毫伏。

而通过测量Tafel斜率,我们可以了解到,Ru-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呈现出最小的Tafel斜率(46毫伏/十进制),而MoS2/碳纤维复合材料为111毫伏/十进制。

6、DFT 模拟

在没有Ru掺杂的情况下,最好的HER反应位点是S/Mo边缘的S原子。我们发现取代Mo位点的Ru原子,在基底面和边缘都比其他缺陷类型更稳定,这与观察到的放大ADF图像结果一致,证实了单个Ru原子取代了Mo原子的情况。

在没有Ru掺杂时,最好的催化反应位点是S/Mo边缘的S原子,但由于S-Mo边缘的数量有限,H覆盖率也有限,这限制了MoS的性能。

在比较各种吸附H原子的活性位点后,我们发现原始2H-MoS的活性位点是基底面和Mo位点上的S原子。然而,在Ru掺杂后,活性位点变为Ru@S、Ru@Mo、Ru空心,这与之前的报道相符。

结果表明,Ru掺杂在MoS中,嵌入基底面的Ru原子显著降低了H*的吸附能(从约2.05 eV降至约0.20 eV),使得平面内的S位点对HER更加活跃。

还取代Mo边缘的Ru原子激活了Mo边缘,使得其吸附能从约0.68 eV降至约0.22 eV。但S和S-Mo边缘的活性,仍然存在于Ru掺杂后。

三、结论

我们通过一种新的纳米材料设计,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反应中的氢气生成。这种催化剂结合了铼和二硫化钼,并形成了花朵状的纳米结构,使得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

我们在催化剂中加入了铼原子,同时使用碳纳米管作为支撑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并且电子在催化剂中的传递更加高效。

因此,得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其起始电位只有很低的3毫伏,并且催化反应的速率随着电位增加而增加的速率很小,这个指标也很好。

在经过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后,我们发现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说明这种纳米材料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验证了在催化剂中,引入铼原子对二硫化钼的催化性能,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这一研究的成功,得益于两种材料的协同效应和界面相互作用,铼原子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而碳纳米管的支撑则有助于提高电子的传递效率,共同促进了催化反应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一涵, 董继红, 谭振泉, 王晓峰, 宋学志, 铁基电催化材料在氮还原反应中的历程:从现状到未来展望, 材料化学学报A, 10.1039/D3TA01548C, 11, 21, (11048-11077), (2023).

2、任浩文, 陈世红, 陈冲, 邱洋, 罗春晖, 赵强, 杨伟, 钌在教育部的掺杂 2 酸性介质中析氢反应的 /AB 异质结构 , 道尔顿学报, 10.1039/D3DT00309D, 52, 15, (4891-4899), (2023)。

3、朱银安, 姚佳, 卢涛, 潘晔, 原位构建用于强化碱性析氢反应的自支撑NiO/RuO2异质结构, 胶体与界面科学, 10.1016/j.jcis.2022.11.076, 633, (32-42), (2023).

4、梁佳康, 李浩新, 陈丽, 任曼妮, 奥卢本加·阿比奥拉·法卡约德, 韩静怡, 周存山, 木质素辅助板栗壳载碳二硫化钼高效析氢反应性能, 经济作物及制品, 10.1016/j.indcrop.2022.116214, 193, (116214), (2023)

5、马玉强, 张聪, 李佳晨, 张驰, 马海霞, CuN3含能材料绿色电合成与节能制氢反应, 复合材料B部分: 工程, 10.1016/j.compositesb.2023.110723, 258, (110723), (2023).

0 阅读:30

新瑶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