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6 日,罗先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 “兼职打字员” 的广告,标题写着 “日赚千元,零门槛,宝妈学生党狂喜”。彼时他刚加完班,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咖啡渍发呆,突然觉得这广告像极了公司楼下电线杆上 “重金求子” 的小广告 —— 只不过这次求的不是肾,而是手指的灵活度。
第一幕:试镜成功,群演入场
罗先生扫码报名后,被拉进一个名为 “打字天团” 的群聊。群主自称 “王导”,头像是一张镶金边的导演椅照片,开场白是:“家人们,咱们这部《深夜书桌》需要大量群演,每段文字稿酬 5 - 50 元,日结!” 为了证明真实性,王导先让罗先生试拍了一段 “雨夜赶稿” 的短视频:关灯、抱头、疯狂敲键盘,背景音乐放着《二泉映月》。视频发布后,王导秒回:“演技爆棚!明天开工!”
第二幕:试吃甜点,误入陷阱
第二天,罗先生收到第一个任务:在某平台店铺刷单,垫付 1000 元购买虚拟字数,完成后返还 1300 元到银行卡,制造 “稳赚” 假象。他盯着手机屏幕上的转账记录,仿佛看见无数毛爷爷从屏幕里跳出来,砸在银行卡余额上。返款到账的瞬间,他甚至给王导发了句 “导演威武”,完全忘记这钱原本是准备交下季度房租的。
第三幕:续集加戏,血本无归
尝到甜头后,王导开始加戏。先是让罗先生在闲鱼、淘宝等平台 “刷好评”,从垫付 500 元的小单,到单笔 5000 元的 “高难度稿件”,甚至要求他下载 “XX 写作神器” APP,美其名曰 “提升效率”。当罗先生提出提现时,王导甩出一句:“您账户存在异常操作,需再充值 3 万元解冻!” 此时罗先生盯着手机银行余额 —— 原本的 1.2 万元存款,已经变成了 “待解冻资金”。
第四幕:天台对话,人生哲理
在转账 3.5 万元后,罗先生终于在深夜拨打了 110。警察蜀黍在电话里说:“刷单本就是骗局,您这是给骗子当联合编剧啊!” 挂断电话时,他望着窗外的霓虹灯,突然想起王导朋友圈的签名:“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钱如流水,一去不返。”
选角精准
瞄准打工人、宝妈、学生党,用 “灵活就业”“副业刚需” 等关键词筛选群演。
剧组福利
小额返利如同片场盒饭,吃完就饿,根本停不下来。
加戏套路
从 “群演” 到 “主演” 只需一通电话,台词从 “拍完这条就走” 变成 “再拍一条结局”。
终极杀招
冻结账户如同封杀令,让受害者从 “自愿加班” 变成 “负债主演”。
警惕 “高薪剧组”
日薪千元 = 时薪 83 元,比横店群演还高,建议先查证《广播电视总局剧组备案名录》。
拒绝垫付彩蛋
正规剧组从不要求演员垫资买戏服,凡涉及转账的,一律按 “剧组黑名单” 处理。
留存片场证据
聊天记录、转账截图要保存好,下次遇到骗子可以直接甩剧本质问:“您这戏服租赁费怎么算?”。
如今罗先生在短视频评论区开了个专栏,专门科普防骗知识。某天他拍了一条 “打工人防骗剧场”,剧情是 “打字员智斗网剧导演”,播放量破百万。结尾彩蛋里,王导的扮演者举着牌子:“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是你被骗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