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最牛校长"、"神预判",这些网络热词曾经全部指向一个人——叶志平。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领的桑枣中学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1分36秒,2300名师生安全撤离。不少网友调侃说,这位校长一定是穿越回来救人的。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震撼,这个被误解的"穿越者",其实是一个用16年时光织就安全网的平凡校长。
作为一校之长,叶志平却不在现场。那天他正在外地为学生采购食材,这是他一贯坚持的事情之一。突如其来的震感让他心头一紧,第一反应就是学校里的孩子们。脑海中闪过的都是平日里学生们做演习的画面。此刻他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学校。
一路上,手机信号断断续续,每一分钟都像是煎熬。而此时的桑枣中学却井然有序,老师们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学生。那些平时觉得麻烦的演习在这一刻救了所有人。学生们虽然也有些慌乱,但动作一气呵成。就像演练过无数次那样,按照固定路线快速撤离。
短短1分36秒,仿佛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最后一个学生也安全到达操场,老师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赶回学校的叶志平远远就看到操场上整齐的人群。那一圈圈围坐的学生,像一朵朵绽放的花。平日里总是一脸严肃的校长,此刻再也绷不住了。
他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是他这辈子流过最幸福的眼泪。地震过后,一些家长急匆匆地来接孩子。但还有不少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需要留在学校。叶校长二话不说,立即张罗起安置工作。他像往常一样细心,为每个留守的学生安排住处。
这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孩子们格外懂事。大家互帮互助,生怕给忙前忙后的老师们添麻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桑枣中学的师生更像是一家人。说起这些成就,就不得不回到1995年,叶志平刚接手桑枣中学的时候。那时候的桑枣中学简直可以用"破烂"来形容。
最让人揪心的就是那栋唯一的教学楼,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墙体斑驳,楼梯摇晃,就连学生走路都能感觉到楼板在晃动。作为新上任的校长,叶志平第一个要啃的就是这块硬骨头。要说服上级部门批资金,谈何容易。学校经费本来就紧张,这么大笔资金哪儿来?
上报了好几次,每次都因为预算问题被压了回来。但叶志平骨子里就是个"倔驴",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他开始了无数次的上访申请,一遍遍地敲开各个部门的门。东拼西凑、反复争取,终于在1997年看到了曙光。4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要知道这栋楼当初建设才用了17万,现在光加固就要这么多钱。但叶志平坚持,一分钱都不能省。他特意要求加固墙体、增大承重柱直径,几乎是把整栋楼重新"武装"了一遍。很多人觉得他太过谨慎,但他始终认为,安全就是要"宁可备而不用"。叶校长的儿子叶茂就在这栋楼里上过学。
后来他感慨道:"老爸的执着救了大家,这栋楼要是没加固,哪能扛得住那场地震?"但对叶志平来说,光有硬件保障还不够。从2005年开始,他又开始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每个学期都要突击搞疏散演习,雷打不动。不管天气好坏,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演习必须参加。
刚开始,不少老师都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学生们也是稀稀拉拉的,根本不当回事。但叶志平就像个"老顽固",一次次地强调,一遍遍地纠正。渐渐地,这种看似"无聊"的演习成了全校的必修课。没想到正是这种"过度"的坚持,最终在地震时派上了大用场。
在他的带领下,桑枣中学不仅安全有保障,教学质量也是蒸蒸日上。从1995年开始,学校就拿下了全县中考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一连保持了16年。这在当地可是前无古人的记录,简直就是教育界的"最强王者"。在桑枣中学的校园里,"牛校长"是最特别的称呼。
有的学生亲切地叫他叶伯伯,有的叫他叶爷爷。但最让叶志平感动的,是学生们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谁能想到,这位"最牛校长"最开始只是个音乐老师。为了能教好英语,他经常半夜还在灯下苦读。"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眼中,教育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严厉与慈爱之间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他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认为那样会消磨学生的天性。每当看到老师拖堂,他就会皱着眉头过去提醒。"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该玩的时候就要放开玩。"
这是他的教育理念,也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准则。2008年地震后,他特别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看到有些孩子还在后怕,他立即请来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学校重建时,不少老板想走捷径,给他送来"好处"。但在原则问题上,叶志平从来都是"铁面无私"。
他常说:"学生的安全,重于泰山。从墙体材质到楼梯材料,每个细节他都要亲自把关。工人们都说,还没见过这么"较真"的校长。但正是这种"较真",让桑枣中学的新校舍质量过硬。生活中的叶校长,其实是个暖心的人。
他不仅关心学生,对待工人也格外照顾。怕他们吃不好,常常让食堂多准备些饭菜。天气热的时候,还特意买来西瓜给工人解暑。2011年6月3日,这个令人心痛的日子。叶志平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住院。
他在昏迷中听到了学校第16次获得中考第一的消息。那个想给学生建图书馆的心愿,最终没能实现。但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咱们的牛校长》登上话剧舞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位被误解的"穿越者",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不平凡的人生。
他或许不是真的能预知未来,但他用十六年的执着,为学生们编织了一张生命的安全网。这,才是最伟大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