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亿光伏老将赴港IPO!晶澳科技H股上市的“三重算盘”

深渊巨大肥肠 2025-02-24 02:49:23

开头(数据冲击):截至2月21日收盘,晶澳科技A股市值412亿元,股价报12.45元/股,稳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三。但这家“光伏老将”显然不满足于现状——深夜一则公告宣布: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剑指全球化资本平台。消息一出,市场哗然:A股融资渠道通畅,为何还要“披星戴月”闯港股?

正文(逻辑拆解):

1️⃣ 算盘一:全球化战略的“跳板逻辑”晶澳科技直言,H股上市是为推进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布局。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出海面临贸易壁垒、地缘摩擦等挑战,而港股作为国际资本枢纽,可为其提供:

品牌背书:吸引海外投资者,强化“全球化光伏龙头”标签;融资便利:拓宽美元融资渠道,降低海外建厂、并购的汇率风险;人才激励:港股灵活的股权激励工具,利于绑定国际技术团队。辣评:A股是粮仓,港股是跳板

2️⃣ 算盘二:资本运作的“安全垫”尽管A股定增新规放宽,但光伏行业扩产潮下,晶澳仍需未雨绸缪:

市值管理:H股高流动性或带动A股估值联动,目前其市盈率仅14倍,低于隆基(18倍);债务优化:截至2024Q3,公司资产负债率63.7%,H股募资可置换高息负债;技术押注:TOPCon、BC电池技术迭代需持续输血,港股融资补充弹药库。辣评:多备几个钱袋子,技术战才敢放手一搏。

3️⃣ 算盘三:股东利益的“平衡术”公告强调“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但市场疑虑未消:

定价博弈:若H股发行价低于A股现价,恐引发A股估值压力;稀释风险:发行规模未定,若超总股本10%,每股收益或摊薄;政策变数:需过审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六道关卡,成功率不足七成。辣评:港股IPO像走钢丝,平衡是艺术,摔下事故。

行业暗线:光伏内卷下的“出海焦虑”

产能过剩: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超800GW,需求仅500GW,价格战愈演愈烈;欧美围堵: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本土制造,欧盟碳关税倒逼供应链转移;对手动作:天合光能、阿特斯已登陆美股,晶澳港股补位意味明显。

结尾(冷眼辣评):赴港上市不是万能钥匙,但确是光伏巨头全球化必修课。

0 阅读:0
深渊巨大肥肠

深渊巨大肥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