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凯,一位曾任记者、现为执业律师的跨界人士,近期在香港大学访学期间完成了一篇引发广泛关注的文章——《香港记》。这篇文章并非讲述他在香港的见闻,而是深刻反思了自身的人生与职业经历,并探讨了新闻和法律这两个行业的独特视角。
巧合的是,新闻实验室播客也邀请到许凯,就相似话题展开深入对话。无论是否读过《香港记》,这场对话都值得一听。
已读过文章的听众,可以通过许凯的亲口讲述获得更直观的感受;未读过文章的听众,则可以在聆听对话后阅读《香港记》,获得相辅相成的理解。
主持人: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新闻实验室播客。我请到的嘉宾是许凯律师,他之前做过记者,但现在是一名律师。
许凯老师,要不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许凯:哈喽大家好,谢谢主持人,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聊天。
主持人:非常荣幸邀请到许凯老师。他拥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同时在成为执业律师后也代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案件,许多都与媒体或社交媒体相关。
我想他对于新闻实验室的这个播客主题来说非常相关,是一个重量级的嘉宾。很开心可以和许凯老师聊天,我想先从他的职业经历开始介绍。许凯老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背景吗?当时是怎么进入媒体行业的?
许凯:好的,我大概在2004年到2008年在北京读书,当时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和我的经历基本重合。我可能比您稍微年长一点,我参加了两次高考,第一次是在2003年,填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但没考上,所以去读了西南交通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
因为一直想读法律,当时还找了院长,希望能转到法学院,但他说只能在学院内转系。于是我就退学,回老家复读了一年。
许凯:哇哦,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经历。确实,中国的大学在转院系方面特别不方便。您刚才提到安徽农村出身,对法律的想象,可以再展开一点吗?
主持人:是的,我是在安徽省庐江县(现在属于合肥市,以前属于巢湖市)。我从小家境贫困,经历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包括沉重的农业税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这些都驱使我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复读那年,看了一本叫《中国农民调查》的书,书中描述的农业税抗税和计划生育问题都让我感触很深。
这本书在国内只合法出版了几个月,但对我是一个触动,让我坚定了读法学院的决心。
许凯:听起来确实是很有缘分。那您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法学院,读书过程中的第一课给您什么样的感觉呢?
主持人:是的,第一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从法理学课堂到新闻理想:一段曲折的媒体探索之路2004年,怀揣着对法律的憧憬,一名学生步入了北京某法学院的大门。入学伊始的法理学课程,却带来了一场思想的震荡。
课堂上,老师将法律定义为“以国家暴力为后盾,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专政工具”。这与学生心中原本连接着自由、权利与平等的法律形象截然不同,也与学生来自农村的生活经验形成强烈反差。
尽管日后接触到更多元的法律理论,但这次思想的碰撞无疑在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高中时期主修理科的学生,如果没有立志学习法律,或许会选择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在安徽的成长环境中,学生较少接触政治理论,直到进入法学院,才真正开始思考这些概念,并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冲击。
2004年至2008年,正值中国半独立市场化媒体的活跃时期。在校园里,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报纸和期刊,这与以往在农村信息闭塞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南方周末》、《财经》杂志等媒体,以及《科幻世界》上刘慈欣的《三体》连载,都成为了学生的精神食粮。市场化媒体所表达的价值观,与学生学习法律的初衷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对农村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的关注,更使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由此萌生了对新闻行业的热情。
2007年,《财经》杂志法制组编辑段宏庆来到法学院分享报道经验。这次分享让学生对《财经》杂志产生了极佳的印象,并促使其主动寻求实习机会。
2007年11月,学生如愿进入《财经》杂志实习,正式开启了媒体行业的探索之旅。
然而,这段记者之路并不平坦。尽管实习后获得了正式工作的机会,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实习期间的文章几乎都由编辑进行了重写。
性格内向和孤僻,也给采访和写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最终,学生在《财经》杂志仅工作了两个月便选择了辞职。
尽管如此,学生对新闻工作的热情并未消减。2009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学生先后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企业家》、《中国投资》等五六家媒体尝试工作。由于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这些媒体的任职时间都不长,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
迷途与坚守:一位法律记者的十年心路采访能力的不足导致职业生涯初期并不顺利,一直缺乏稳定的记者工作。直到2009年底,在当时的财经主管单位与苏立团队发生争执后,苏立团队创办了现在的财经传媒,由于采编岗位出现大量空缺,才得以再次获得工作机会。
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法律大厦工作,这段经历也为后来转行律师奠定了基础。
2008年至2009年刚毕业时,初入社会的孤独和人际交往的困惑,伴随着工作上的不稳定和经济上的拮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学同学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出国发展,而自己却收入微薄、负债累累。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促使对行业内的优秀人士进行观察学习,并付出加倍的努力。2010年再次回到媒体行业后,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工作,成为当时团队中最勤奋、付出最多的人。
2010年正式成为记者,正值中国新闻黄金时代的尾声。陕西安康镇冯建梅二胎强制引产事件的采访经历令人印象深刻。
在镇平县进行了为期一周多的采访,深入接触当事家庭,不仅履行了记者的职责,更像是一位行动者。将现场照片传递给朋友,通过当时兴起的微博平台进行传播,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这段经历虽然赋予了职业价值感,但其动机并非单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记者的职责在于记录和表达事实,而非直接介入个案。记者应该提供具有公共价值的事实,克制参与个案,为历史留下底稿,为公众提供需要了解的信息。这与个人的情感和行动主义存在一定冲突,也最终促使了后来转行成为律师。
从最初的职场迷茫到重返媒体的磨砺,再到对记者职业的反思,这段十年的媒体经历塑造了独特的职业理念。记者的职责是记录事实、呈现真相,而非扮演行动者的角色。
这种对职业边界的深刻理解,最终引导其走向了法律的道路,继续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