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蕲春县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切实把农家庭院“方寸地”建成农村家庭“金谷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小庭院”奏响“大合唱”
“提篮小买到黄石”、“逢六赶集达安徽”、“十万绣花女,千万绣花鞋”等,庭院经济发展经验曾使蕲春声名远播,也让万千农户增收脱贫。今年以来,蕲春针对三年疫后就业门路少、增收渠道窄、致富步伐慢等突出问题,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把深化实践活动与强县工程、乡村振兴扭在一起抓,建立“三抓一引一推一包”工作机制,推动庭院经济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增添了新动能。
(一)县抓示范引领。制定《蕲春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试点范围、发展模式、扶持政策、验收标准和奖惩措施。试点工作定为三年,分步实施,逐年扩面,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县所有村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户全覆盖。今年启动建设示范村16个,每个村培育20-30个示范户,其中脱贫户、监测户不低于60%。每个试点村补助20万元,对分户经营的示范户,每户补助5000-10000元,对抱团发展的联合体,由村统筹资金使用和管理。资金拨付与进度、效果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年初拨付50%,半年第一次验收再拨付50%,年终进行第二次验收和考核,对未达标的村取消试点资格。同时结合“八联责任制” ,实行一个县级领导、一个指导专班、一套工作机制、一个试点村,一包三年不变,为试点示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镇抓推进落实。坚持目标导向,以“三个一”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组建一支队伍,强化组织基础。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干部和各办、村、组干部为成员的发展庭院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发展庭院经济工作责任和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开展一次摸底,理清实际情况。镇工作专班走村串户对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及一般户的庭院经济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综合考虑农户发展意愿、能力和困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帮助农户制定“一户一策”发展庭院经济的规划。刘河镇共有贫困户4934户16085人,监测户278户。在刘河镇政府的有序组织和合理引导下,镇村干部对万余名居民家庭情况、收支现状、务工意愿、文化水平、技能特长等信息进行分层登记,对600余户脱贫户的健康情况、生活需要、精神需求、从业意愿等情况进行细致摸底,分门别类做好庭院经济创业前期工作。
确定一个方向,助推农民增收。按照“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积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签订订单,商定以大面积种植特色产品为切入点发展庭院经济。青石镇通过引进湖北蕲大林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与农合合作的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发动群众在庭院种植桑葚。既可以规整美化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又可以帮助农户创造经济效益。目前全镇在6个村进行试点种植,种植规模220亩,带动60多人就业,实现农户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三)村抓包保服务。从“建组织、强阵地、优服务”入手,探索创新实践,助推庭院经济生根发芽。一是构建组织体系。建立村级庭院经济协会。根据村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劳动力差异,采取“村民+公司+协会+村委会”的方式,分类进行扶持。通过协会推选经纪人,由其负责与企业对接业务,将企业订单和原材料分发到村民手上,村民制作完成后,统一收货并运输到企业,实现产销一体。目前,张铺村推选了程昌林、胡爱民、陈琳等4名经纪人,已与孺子牛鞋业、帛缘服饰、一世缘蕲艾等6家企业
进行对接,1-8月份签约订单达到600万件。二是打造服务阵地。利用老村部、老学校等闲置房屋和给农户提供房租补贴的形式,为村民免费提供场地,利用项目资金购置生产设备。横车镇许岗村采购10台艾条加工机、5台包装封口机,免费给农户使用。全村已培育50户农户参与庭院经济。三是完善服务保障。村委会作为农户与企业签订代工合同的鉴定方,实行按件计费的模式,按月结算村民劳务收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展手工缝纫、鞋类编制、艾制品加工等培训,提高村民从业技能。漕河镇高新铺村通过与蕲春百家蕲艾制品有限公司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村进行培训艾制品制作,目前已完成3期培训共110人,共带动农户30多户50人,人均月增收达到2000多元。
二、“小庭院”释放“大能量”
通过半年多来的操作实践,蕲春庭院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亮点纷呈,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种模式:
一是“企业主导型”。开展“百企进千村”活动,把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及残疾人等弱势群里组织起来,通过订单生产、材料加工、散件组装、分拣包装等形式,将初级加工环节延伸到村组、下沉到庭院,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项目产业支持,通过组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培训指导,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通过建立原材料下乡、产成品进程物流运输体系,保障产销有效衔接,初步建立起联农带农的帮扶机制。孺子牛鞋业是刘河镇的龙头企业,在全镇共有16家外协厂家和60家电商企业(团队),通过联农带农帮扶机制,在石马、张铺、刘河等村办点示范带动,225户在庭院创业就业,其中脱贫户(含监测户)80户213人,月人均增收在2500-3000元之前。目前全县共有54家企业采取这种模式助力庭院经济发展,其中涉艾企业26家,带动315户示范户。
二是“品牌引领型”。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将庭院经济发展与蕲艾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蕲艾种植、仓储、加工、艾灸服务等多元化共同发展的庭院经济新模式,擦亮“中国艾都”品牌。积极引导农户,改造闲置房屋、庭院,种植蕲艾和存储、分拣艾叶。通过村委会与企业签订协议,将艾条加工、艾灸等产品延伸到户。通过举办46期免费艾灸师培训班,共计培训3500多人,有265多名脱贫户、监测户成为“蕲春艾灸师”。
蕲州镇席盘石村引进道正蕲艾(蕲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户种植发展蕲艾基地1200亩,租赁农户闲置房屋40余套免费提供给村民进行艾制品加工,带动庭院经济示范户50户,共86人,人均年增收15000元。截至目前,全县蕲艾庭院种植达到了1300余户,登记涉艾企业市场主体已超过3000家,蕲艾加工企业达565家。2022年,蕲艾被评为“十大楚药”榜首,蕲艾品牌价值110.05亿元,是全国中药材地标品牌价值最高的品牌。
三是“电商驱动型”。发展“庭院+电商”模式,促进就近就业创收。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开发庭院,设立电商服务点、农村淘宝服务站、直播带货点,实现前店后厂、足不出户,让产品坐上网络快车销往全国各地,蕲春连续五年荣获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2023年1至6月,蕲春电商交易额达31.73亿元。依托“快递进村”工程,畅通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引导村民利用庭院设立快递服务点,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庭院农产品流通。蕲春现有1个县级快递物流服务中心,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54个、村级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网点515个,有力支撑“庭院+电商”模式的发展。目前全县通过这种模式共带动158人发展庭院经济,总销售额达到1368万元。
四是“共建共享型”。采取“农户+农户”共建方式,推动实现“以户带户、以户促户、户户共进”的庭院产业发展格局。通过挑选庭院经济中心户,边引导边培育示范户,做好典型带动。借助黄冈日报和蕲春新闻推广宣传乡村振兴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直播带货,解农户燃眉之急的先进事迹;蕲春县正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陈春友返乡创业蹚出致富路的创新做法;许岗村76岁奶奶张应兰在家制做艾产品,自食其力养活中风儿子的感人故事;分享陈坝村两委干部如何带领群众将农家“小庭院”变成“增收园”的致富密码。通过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激发大家参与庭院经济建设的热情。目前,2023年全县从事庭院经济开发的中心户50户,带动524户示范户。
三、“小庭院”实现“大变化”
农民增收增添了“新动力”。发展庭院特色产业,通过组织庭院经营户与农贸市场、商超、酒店、电商等开展对接销售活动,多种渠道促进产品销售,将庭院经济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结,不仅扩宽了增收渠道,更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使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群众致富自信心更加坚定。目前,全县培育庭院经济农户共2006户,其中脱贫户(含监测户)857户,可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
基层组织焕发了“新活力”。持续推进“庭院+党建”模式,通过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五会一队”的组织引导、实施推动作用。充分听取农户的想法和建议,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庭院经济,以村集体资产为农户提供平台,联结企业与群众利益,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农户团结一致,打成一片,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县2800名有帮带能力的无职党员已结对联系800多名脱贫户、监测户。实行“一户十联”,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村民,组织召开塆组群众会,落实村党组织的决议,当好塆组的隐患监测员、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政策宣讲员、公益传播员。
乡村治理呈现了“新合力”。持续扩展庭院经济延伸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深化“庭院经济”,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庭院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多参与感、荣誉感、幸福感。建立村级帮办代办队伍521支852人,打造了“蕲心办”“艾小青等服务品牌,“蕲心办”入选全省走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50佳典型案例。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绿色庭院”“增收庭院”等评选活动,对环境较好、利用高效、整理有序、运转良好的庭院给予表扬和奖励,营造了团结友爱、勤劳肯干的浓厚氛围,以家庭“小美”推动乡村文明“大美”,让蕲春真正实现了“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