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评论员 曹保印
淄博烧烤火爆回归,春节“赶烤”成新风尚,就算晚上九点去淄博吃烧烤,也还要排长队。当淄博烧烤这个话题,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想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当然,也有不少人在为淄博烧烤担忧,认为其他地方也会效仿淄博烧烤的模式,并且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分走淄博的一部分客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淄博烧烤会不会一直火下去,其他地方能不能通过效仿分走淄博的客流?提出这类问题的人,聚焦点往往就在一个“钱”字上。这样的聚焦,是聚错了焦。淄博烧烤当初之所以会火,以及现在还能火爆回归,根本原因并不在“钱”字上,而恰恰是在“心”字上:在淄博烧烤里,藏着咱老百姓真正热乎的东西,但这个东西既不是淄博烧烤的味道,也不是淄博烧烤的营养,而是真心实意把百姓当人尊重的民本价值观。缺少了这一点,烧烤也就只是烧烤而已。
谈起淄博烧烤,很多人会说,淄博烧烤的师傅们实诚,从不缺斤短两,也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这就是对百姓的尊重,而且是最起码的尊重。反过来想,就是这点儿最起码的商业道德,在很多地方也成了稀罕物,普通百姓哪怕吃顿烧烤,也要担心会不会被宰,能不能吃到真正的肉,能不能吃到足够份量的肉。两相对比之下,淄博烧烤的童叟无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所以,人们热爱淄博烧烤,实质上是在乎淄博人的这份实诚,是热乎这份放心吃烧烤的美好感觉。
吃烧烤,全国哪儿都能吃,何必非要到淄博?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到淄博体验一份受尊重感。“好客山东”,一直是山东文旅的推介口号,而山东人好客的热情与真诚,包括待客之道的民风民俗,也确实很有特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曾多次去山东出差,无论是在济南、荣成还是淄博,当地朋友不做作、有讲究的待客之道,很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淄博将“好客”的做法进一步细节化放大,从政府到商家再到淄博人,都热情以赴,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热情,无论再怎么模仿,恐怕都模仿不来。至于用降价的手段去吸引外地客流,只能是饮鸩止渴。
我们总是说,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这里的“屁股”,既应该指公权力,也应该指私权利。可是,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
淄博烧烤火起来之后,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千方百计照顾好、服务好外地的游客,真正将消费者当成了“王子”和“公主”;当地百姓也自发行动起来,参与到照顾、服务外地游客的文旅活动中来。游客到了淄博,真正感受到了身为普通百姓、却享受了“王子”和“公主”待遇的权利温暖,这种温暖的味道,超越了世上的一切烧烤。普通百姓的权利不再被架在火上“烧”,不再被塞进灶里“烤”,而是被温润以待、暖心以护,试问,哪个普通中国百姓不感动、不热乎?
因此,与其说淄博烧烤有多美味,不如说藏在淄博烧烤里的、以民为本的普通百姓的权利实现更美味,也才是真味。前段时间,哈尔滨的旅游火了起来,“尔滨”一度成了顶流热词,这其中的道理与“淄博烧烤”火起来基本一样。
眼下,海南因为游客离岛返程难、返程贵问题,也火了起来,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海南只考虑了游客进岛、而没考虑足游客离岛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过多聚焦了“钱”,而忽略了“心”,缺少把游客当人尊重的真心实意,缺少践行民本价值观的真心实意。你不把游客当人招待,游客怎么可能会把你当风景欣赏?
想明白了这个本质性的民本问题,你自然就能找到淄博烧烤能火多久、其他地方有多大可能复制淄博烧烤模式的答案。反之,如果忽略了民本这个本质,或者干脆无视了民本这个本质,再美味的烧烤也无味,再好看的“尔滨”也无趣。
编辑 李影 程序编辑 赵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