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对于军人来说,特别是那些喜欢舞刀弄枪的大将军们,最好的死去方式就是战死沙场了,真的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壮烈又光荣!
而且你知道吗?这个观点在东西方文化里面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比如说东汉时候的那个大将军马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死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带回家乡安葬。
清朝末期的革命人士徐锡麟把这句话改成了诗:只知道为了国家去死,何必在乎用什么东西来包裹尸体呢?
还有美国二战时的那个大将军乔治·巴顿,他也说过:我希望能够在最后一次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他们说的也都差不多啦,都是想要死在战场上。
但是,虽然有些将军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面对各种危险,但他们并不一定就能得到战死沙场的荣耀。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那些有名的将领,有的是被黄忠杀死的夏侯渊,有的是被乱箭射死的张郃,他们虽然死得很有尊严,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将军还是因为生病,或者年迈而死。
也就是说,他们的死法跟我们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这可就失去了那种英雄主义的美感了,所以罗贯中就不太满意了。
于是乎,在他写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他就把好多本来是病死或者老死的将军,改成了在战场上战死的。
比如说曹操那边的张辽(被东吴的丁奉射死)、徐晃(被自己人曹魏的叛将孟达射死),孙权这边的甘宁(被刘备那边的将领沙摩诃射死),还有刘备那边的黄忠(被孙权那边的马忠射死)。
你看哈,他们每个人都是被“射死”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被那些偷偷摸摸放冷箭的小人给害死的,这样一来,故事就变得更加悲惨了,但是也不会影响到这些将军的勇猛和名声(毕竟他们不是被单挑打死的)。
可是说到张飞的死,罗贯中就没怎么改动了。这个在当阳桥头一声吼,吓得河水都倒流的猛将,竟然是在睡觉的时候被两个小人给害死的。
这种憋屈的死法,真是让人想不通啊,甚至可以说是死得太冤枉了,在所有三国名将的死法里面,也就只有他这么一个了。
受到《三国演义》以及其他类似作品的影响,大家对张飞的印象好像就是那个“豹头环眼”的大胡子猛将,完全没有一点儿文化气息,跟他那个平时爱看书,手不离书的哥哥关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在电视剧里面,他更是被塑造成了一个只会说俺也一样的角色。
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张飞跟我们想象中的他可是大相径庭。
元朝的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叫做“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他在他画的一幅叫《张翼德祠》的画里面就说了:关公嘲笑左丘明,车骑(张飞的官职是蜀汉的车骑将军)的字写得更好。
虽然文武之道各有所好,但古人也有过这样的例子。挥舞长矛时想着手腕的力量,钟繇和皇象恐怕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他觉得张飞的书法水平简直就是一流,他拿着“丈八蛇矛”写字的样子,甚至比三国时期的那些书法家曹魏的钟繇和东吴的皇象还要厉害。
明朝的卓尔昌在他的《画髓元诠》里面也提到过:张飞喜欢画美女,擅长草书。
看来这位吓得曹操的大军丢掉几百万武器的张飞,竟然还是个擅长画画写字的读书人呢!他那文武双全的样子实在是引人注目。
据说那幅“立马铭”,就是张飞在公元215年打败张郃后,喝得有点醉醺醺的时候,用长矛在宕渠的八蒙山上刻出来的。
当然啦,上面那个说法有人提出异议。估摸着正是因为张飞这个人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了,所以那些和我们想象中的张飞形象差距很大的话题,大家都很难接受吧。
其实啊,历史上的张飞并不只是那种只会打架动刀的粗人(以前有些版本的三国电视剧里,张飞的形象简直就是李逵翻版)。
你像当老板刘备登基以后给张飞封官赐爵升为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再加封西乡侯”的时候,还给三弟写信说“我知道你忠诚勇敢堪比召虎。
召虎可是西周时代聪明能干又一片忠心的洛邑长官,跟周定公共治国家的"共和行政"精神角色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周定公)。
可见,刘备心里的张飞就是希望他成为召虎那样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张飞的个性。
《三国志》里面提到张飞是“尊重有学问的人却不关心普通士兵,这跟关羽对待士兵好但是对官员傲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看得出来,张飞喜欢结交有学问的朋友,对他们态度非常好;但是对那些没啥文化的小兵,他可能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这种情况通常只有那些有“儒将”风度的将领才会出现。如果张飞真的只是个“大老粗”,他肯定不会这么做。
关于张飞的这种性格,一直在战场上拼杀的大哥刘备自然是看在眼里,他对自己这个三弟语重心长的说你总是滥用刑法,而且每天都鞭打手下的士兵,然后还让他们留在你身边,这可是自找麻烦的做法啊。
刘皇叔看事情的眼光和角度跟咱们可不一样。这个三弟平时对下属就很凶狠,然后还让这些人继续跟着他干活。
关键是,张飞自己倒是没事人一样,但那些挨打的受罚的人,心里能好受吗?还让这些人继续留在“身边”,这不就是埋下了定时炸弹吗?
可惜啊,大哥的告诫,张飞根本听不进去,这也就为将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至于张飞是怎么死的,史书记载得很简单“他的两个部下张达、范强把他杀了,拿着他的脑袋,顺着河水跑去投靠孙权,就这么一句话带过,这也是很多史书的通病。
至于为啥这俩人要杀张飞,书上并没有详细说明。
而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写道这两个部下(在小说里叫张达、范疆)因为没法在三天之内按照张飞的要求给全军准备好为关羽报仇要用的白色战袍和白色铠甲,
结果张飞在一顿鞭打之后又威胁说如果完成不了任务就等着死吧,于是走投无路又不想白白送命的张范两人就趁着张飞喝醉的时候把他给杀了。
你知道吗?这段话虽然不是改变原文意思,但是却又很符合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读起来特别合理。
感觉就像是真的一样。
然后咱们来说说,当张飞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他大哥刘备那里时,据《三国志》里面的记载啊,这个大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感慨地说了声唉!看来我的好兄弟张飞真的已经不在了呀!
看样子呢,他大哥似乎对三弟死掉这个事情并没有感到太惊讶或者难过,最多就是轻轻叹口气罢了。
再说说那个老是觉得自己比那些读书人厉害的二哥关羽吧,他总是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小白脸书生”陆逊。
可是最后呢,他却被这个书生给算计得团团转,最后还输掉了战争。而那个平时对下人特别不好的三弟张飞,最后竟然也是被一个小人物给暗算了。
这两个感情深厚的“结拜兄弟”的结局竟然这么相似,感觉就像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所以说呀,我们可得记住,那些我们瞧不起或者忽视的人,也许哪一天他们就能变成我们的大麻烦。
就算是那些威武勇猛的将领,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两位关羽和张飞,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