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飘着咖啡香的时候,林然顺手接过夏薇递来的焦糖玛奇朵,指腹蹭过她涂着裸色甲油的手指。
这个动作让两个人都僵了僵,三十四层落地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在他们中间划出细碎的金色尘埃。
这样的场景在写字楼里并不新鲜。林然的工位挨着夏薇三年,他们分享同一副蓝牙耳机追剧,帮对方带减脂沙拉,深夜加班时用保温杯分喝同一壶红枣茶。
直到某天项目聚餐,同事起哄要他们喝交杯酒,夏薇的丈夫正巧推门进来接她下班。异性之间有了“模糊不清”四个字,关系注定不纯洁。

成年人的暧昧就像温水煮青蛙。心理学有个"刺猬效应",说的是人与人需要保持既能取暖又不刺伤的距离。
可总有人贪恋若即若离的刺激,在"红颜知己"的遮羞布下玩火。
我见过最荒唐的案例,是某公司两个部门主管借着"战略合作"的名义每周单独午餐,最后被双方配偶在日料店撞见互相喂寿司——那盘三文鱼刺身还带着婚姻登记处的公章温度。

大学同学陈默和苏晴的"兄妹情"更典型。他们可以凌晨两点打电话聊《星际穿越》,雨天共撑一把折叠伞挤地铁,苏晴甚至帮陈默挑过送给女友的情人节礼物。
直到毕业散伙饭,陈默搂着哭红眼的苏晴说"你永远是我最特别的人",在场所有人都看见他正牌女友摔了香槟杯。
后来听说那姑娘分手时说:"你们哪里是友情?分明是打着免死金牌的爱情预备役。"

情感咨询师王芳说得透彻:"模糊地带往往滋生自我欺骗。"有个实验让志愿者对异性说模棱两可的情话,监测仪显示他们的心跳和瞳孔变化与热恋期情侣无异。
大脑根本分不清真心假意,你以为在玩情感桌游,其实早就押上了全部筹码。
真正清醒的人都懂得画三八线。我认识结婚十五年的杨帆,他处理女客户邀约永远多带个助理,同学会坐座位先问老婆要不要视频查岗。

听起来夸张?但正是这种"矫枉过正",让他和妻子熬过了七年之痒。就像小区门禁系统,看起来麻烦却能挡住99%的隐患。
下次再有人和你深夜分享网易云歌单,在微信里发"要是早点遇见你就好了",不妨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照照——你脸上跳动的蓝光,映出的分明是即将越界的倒计时。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灰色地带,所有暖昧都是黑与白厮杀后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