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成都骑友黄先生在青龙湖公园附近的环城绿道骑行时,被悬空的风筝线割裂头盔,裂口长达10厘米。因佩戴头盔,黄先生仅受皮外伤,但头盔严重损毁。事发后,警方确认警情,绿道管理方表示已加强巡逻劝导,但缺乏执法权导致管理难度大。
风筝线细且透明,紧绷状态下切割力极强,可造成致命伤害。类似事件频发:
2024年南京自行车赛选手被割喉;
深圳7岁女童颈部被割伤。
成都《绿道骑行管理办法》明确禁止放风筝,但绿道途经121个公园,风筝线易跨越绿道或断线坠落,形成隐患。
管理方仅能劝导,无执法权,节假日人流量大时更难管控。
若因过错致人受伤,需承担民事赔偿;若致重伤/死亡,可能涉刑责(如过失致人死亡罪)。
若未设置警示牌、未有效劝阻,需承担补充责任。
划定合规放飞区,增设绿道隔离网或反光风筝线;
试点无人机巡查、AI监控提升监管效率。
骑行者佩戴高质量头盔,加装防风筝线装置;
放风筝者主动避让绿道,回收断线。
此次事件凸显公共空间安全管理的复杂性,需结合法规威慑、技术防控与公众意识提升。骑行者的自我保护仍是当前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