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财联社、财经新一线等
各界所期待的改革具体指引正式发布。2024年7月15~18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7月21日《决定》全文出炉。《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提出了更为细节的论述。
在业界看来,此次会议延续了此前2035远景目标的提法,即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外,本次会议提出,到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意味着深化改革将是未来5年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
记者注意到,在《决定》全文中,“金融”一词出现了34次,全会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受到市场的关注。
1
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相扣。资本市场是金融的关键一环,更是宏观经济的一部分,细看本次《决定》关于金融的提法更为鲜明与突出,这集中展示在单章“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之内,也与资本市场密不可分,互有联系。
《决定》提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综合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在一系列提法中,有五大提法受到高度关注: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以下是相关值得关注的内容:
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
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清算规则制度,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推进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建立统一的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
“金融”一词出现了34次
在《决定》全文中,“金融”一词出现了34次。
1、被放在最前的与科技金融相关,在第14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部分: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2、金融相关的内容,集中出现在第五部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决定》指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
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加强产业活动单位统计基础建设,优化总部和分支机构统计办法,逐步推广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健全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机制。
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3、其中,第五部分第18节,主题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集中阐述了金融业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后面,添了一句“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在激励层面加大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倾斜力度。
4、更为重磅的是,《决定》提出,制定金融法。
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清算规则制度,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5、其余还有一些篇幅涉及到金融对外开放,包括制度型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强调稳慎拓展、自主可控;在第49节“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提到“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推进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建立统一的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3
提及资本市场共五次
《决定》共有十五章,六十条内容,共计两万多字。
记者梳理发现,提及资本市场共五次,且主要集中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以及“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章节之中,全文拆解之后,共有10处提法事关资本市场改革。
1.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基础制度。
2.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支持长期资金入市。
4.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
5.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6.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
7.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
8.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
9.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标准统一。
10.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之中,就明确提到了“有序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4
新质生产力、薪酬等都有涉及
《决定》显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
《决定》还显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具体到近期市场所关注的金融机构的薪酬方面,本次《决定》也有提及。《决定》提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