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导演的首部剧集《繁花》开播当天就爆了。这个现象想必很多人都预料到了,毕竟原著、演员阵容、漫长的拍摄期,都为这部剧积攒了超高的关注度。
看过6集后,我们发现《繁花》虽然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但是开篇就能非常有效地将观众拉入其独特的语境之中。当观众熟悉了这个语境,《繁花》的魅力就变得难以抵挡。每一集的结尾,都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金宇澄的同名原著小说就是一本语境独特的书。读者必须先熟悉了其话本小说的语态,再掌握住三位男主角和双时间线的切换,才能体会到“城市写作”的魅力,为宏观大历史下小人物随波逐流的命运无常感慨万千。
剧集在改编时并未直接地去还原足本的《繁花》,而是将其中命运起伏最大、经历最有时代代表性的阿宝(胡歌 饰)单拎出来。在30集的体量中,主创又补充了大量内容,狠抓一个核心的戏剧张力——是什么让阿宝成为了宝总。
对原著内容的取舍与增补,也降低了剧版《繁花》的门槛。这部剧在保持王家卫高品质影像的同时,故事性强、信息量大、节奏紧凑、人物鲜活,并非某些人担心的那般曲高和寡。
语境一:必须先了解“世界观”《繁花》的第一集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在影像风格上定下了全剧的基调,更为观众介绍了本剧的“世界观”。
我们都知道,看玄幻剧、仙侠剧这样的剧种,是一定要先了解世界观的。历史剧、年代剧、都市剧,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构建世界观的。然而,故事背景为1993年上海的《繁花》却在第一集里,非常认真地为观众介绍了全剧的“世界观”。
第一集里关于阿宝和爷叔(游本昌 饰)的往事插叙,并不仅仅是交待往事那么简单。这些戏份更重要的功能,是为观众描绘一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域里的商圈法则。
1993年距今不过30年,似乎并不遥远。可是这30年中国发展很快,快到30年前的上海已经和现代观众有了非常大的距离感,更何况是30年前的炒股圈和外贸圈这两个阿宝活跃其中的圈层。
爷叔在促成阿宝原始积累的过程中,是不做任何解释的。这塑造了爷叔的“法师”形象,让他具备了讲解“世界观”的权威性。随后他带着阿宝去进行形象大改造,并用一连串的讲解,同时改造了阿宝对上海生意人的认知。
这个过程被拍得很是丝滑,观众也非常明确地get到了三个关键词——派头、噱头、苗头,并且能够从阿宝到宝总的视觉变化,对抽象概念树立具象感知。
爷叔的这套商圈法则,就相当于是玄幻剧、仙侠剧里的世界观,是观众沉浸入《繁花》整部剧的必要条件。随后几集的剧情,无论是麒麟会用414股票给阿宝设局,还是魏总(郑恺 饰)想抢阿宝的合作伙伴范总(董勇 饰),所有的困境设置及困境的解决方案,都绕不开爷叔教给观众的世界观。
了解了世界观,才能更好地沉浸于戏剧对抗的张力之中。这在同类型、同题材的剧集里,十分罕见。
此外,《繁花》第一集还使用了反类型套路的妙招。通常一部剧以主人公遭遇车祸这样的“大事件”开篇,大概率会进行大规模倒叙。本剧却反其道而行之,简单交代前因后顺着车祸往下讲,并借此一口气引出了阿宝身边的众多角色。
警察问话的戏份,又是精妙的一戏多用:一方面通过角色的回答,勾勒宝总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上海有什么样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角色回答时的语气和肢体动作,快速绘出了一幅众生相。
观众对一众角色的性格印象已经有了,在后续的剧情里再一一去深入了解。这也是剧集相对电影的一大优势,首次拍摄剧集的王家卫,适应性还是很强的。
语境二:做戏就是做细观众对《繁花》普遍有一个期待,就是年代感和城市文化的还原。王家卫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比人们预期的更为细致。
由于很多人现在喜欢一边用小屏播着剧一边做其它的事情,所以很多创作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戏集中做到台词里。观众只要听了台词,即便不看画面,大体上也能对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掌握个七七八八。
《繁花》就完全无法只靠听来获取信息了。这部剧在“做戏”上下的功夫,全都是“做细”——剧情细化、细节丰富。
如果观众只看剧情向台词,其实年代感并没有那么强烈。和剧情高度相关的台词,更多的是前文提到的世界观之下的商战角力。主创并不会为了刻意营造年代感,而在商战角力里加入重复性、背景性信息。
《繁花》的年代感,更多体现在整体环境,以及人物的生活状态之中。
环境自不必说。在众多影视基地的鼎力支持下,剧组搭建了大规模的内景和外景。这不仅带来了镜头里的真实感,更带来了运镜上的自由度。
比如阿宝第一次拜访爷叔时的长谈,阿宝和玲子(马伊琍 饰)的多场吃饭戏,虽然都是以对话为主,但镜头上绝对不会是单调的正反打,而是多种机位的切换。不同机位对主体内容的突出效果是不同的,配合着画中人的情绪,以及谈话中的信息量,默默地、静静地引导着观众。
其中颇为有趣的是和蔡司令(张建亚 饰)聊完,大体上解决了麒麟会给自己做局的事件后,阿宝和玲子有一段在夜东京里聊天的戏份。此处玲子手上戴着一条手链。
粗看下,镜头里玲子的手链一会儿在左手,一会儿在右手。难道是穿帮了?非也,那是因为其中有些镜头是镜子里的。仔细看,镜子里手链在左手,镜子外手链在右手。这拍得可真够细的。
镜子和窗户对人物的反射,或作为前景对人物和环境进行分割,是《繁花》整部剧都在使用的影像风格。这种风格在后续剧情里,应该会和更为跌宕的人物命运深度融合,营造如梦似幻的氛围感。
还有一处台词中的细节,也值得品味一下。在范总刚到黄河路时,他先来到的饭店是卢美琳(范湉湉 饰)的金美林。由于众人都知道范总正在和宝总谈生意,所以大家都凑过来套近乎。卢美琳更是说出了“不是黄河路的人民对你亲,是我美琳,对你亲。”
观众都能看出来,“不是黄河路的人民对你亲”这句话的否定词其实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否定“黄河路的人民”,一种是否定“对你”。虽然卢美琳后边的话给出的是前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真相是后者。
因为剧中已经不止一次,通过不同的人点出了一个具有十足年代感的事实:黄河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没有永远的主角。
与之相对的是后来阿宝的一段旁白:“这个晚上我没有迎财神,宁愿相信平安是福。”画面,是阿宝和夜东京小分队一起开心地围桌吃饭。
黄河路人民身上的戏、阿宝身上的戏,特殊年代和特殊地域的戏,都在这些细节刻画中,融汇成一种语境,包裹住了追剧的观众。
语境三:顺着镜头感受对抗与拉扯王家卫擅长用镜头的剪辑和调度,从视觉上构建人物关系中的对抗与拉扯。这成为了《繁花》的第三重语境。
整部剧凝练出的戏剧主线,是李李(辛芷蕾 饰)的至真园在黄河路的“从天而降”,成为了阿宝的“在劫难逃”。开篇6集里,李李和阿宝之间的战役,围绕着争夺范总神秘货物的经销权展开。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这场争夺战在第二集便已打响,但直到第五集阿宝和李李才正面相见。此时,关于经销权的争夺甚至已经告一段落。换言之,在争夺范总的这场小战役里,阿宝和李李是隔空斗法。
然而,当观众顺着镜头去感受这场隔空斗法时,会发现阿宝和李李其实是有多场面对面过招的。
第一次是李李听闻范总和阿宝约好要在红鹭酒家见面后,立即将范总请到了自己的至真园。阿宝没有遂了李李的愿去至真园见范总,而是独自来到红鹭等范总。此时通过镜头关系观众会发现,原来红鹭和至真园就是隔着一条街,可以通过窗户看到对方。
只不过,两边因为人物所在楼层的关系,会形成一个高低位上的差别。此时的阿宝在高位,居高临下地与李李四目相会。阿宝的一个姿态,就让李李知道了当晚的结果。
在李李成功给魏总和范总牵线后,再次出现隔窗相望时,李李转至高位,阿宝落于低位。两人的眼神再度碰撞,一下就碰出了浓浓战意。
最后的决胜局,虽然李李仍然处于高位,但低位处的阿宝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一位刚登场的角色,暂时无名无姓却气场非凡。腾讯视频的首更四集正好在李李看到阿宝和神秘人同框的画面里卡点落幕。
这种视觉上的对抗和拉扯感觉,怎能不让观众期待下一集的更新呢?
第二天更新的第五、第六集,在揭晓神秘人身份后,阿宝很快便以压倒性的优势赢下了和李李的初次交锋。第一战胜负已分后,阿宝才和李李有了第一次正式见面。虽然两人在物理空间上是面对面交谈,但在镜头里,两人迟迟不同框。这预示着两人还会继续交战。
果不其然,阿宝第一次应邀前往至真园吃饭,就在低消2000元的标间里,只点了一份干炒牛河。阿宝不仅用一道菜探了至真园的底,更用一句“花无百日红”,把压力转送回李李这边。不甘示弱的李李送给阿宝一件“礼物”,彻底打乱了他对三羊牌端午节上市的部署。
三羊牌上市,将近一集的戏份都采用了文戏武拍,可谓反转再反转。观众和范总一样,被阿宝一直蒙在鼓里。紧张的氛围愈演愈烈,直到阿宝的奇招亮出,逆转大局,引爆了沸腾之势。
金宇澄和王家卫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作品里都有独特的语境。站在语境外看他们的作品,只是一种欣赏和崇拜;进入语境内看他们的作品,会变成一种沉浸和享受。当观众通过开篇数集了解了《繁花》的世界观、戏剧特性和影像风格后,好戏就上演了。
【文/满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