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父母都能做到为子女遮风挡雨。却只有极少的子女,可以做到为父母全力以赴。
在网上曾看到这么一句让人感到心酸的话:如果可以一命换一命,那么医院的天台一定占满了父母。
这世间大多数奇迹的发生,都不是因为感动了上天,而是父母再替儿女负重前行。
没有人能够估量出父母的潜能,因为爱的力量无穷大,谁也不知道父母会为了子女做出多么惊人的选择。
几乎所有人都看过类似的新闻,在某某山下一位虔诚的母亲,三步一叩首,只为求神明救一救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又会选择相信这世间存在神明呢。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需质疑,但父母亦是俗人,只要是人都有缺陷。我们可以相信的是真情,无法决定的是认知。
聪明的父母会不断提升自我,以保证给子女最好的爱。当子女索要以下两样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拒绝,否则会变成仇人。
大部分父母对子女的请求都尽量满足。但满足并不意味着爱,有时候还会成为伤害。
明智的父母不仅疼爱子女,更会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他们虽然心疼孩子吃苦受累,但也明白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成长从来都不轻松。
父母提供给子女的,只能是短期的物质,无法陪孩子走完一生。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和技法,远比直接给财物更有意义。
拎不清的父母会在,儿女最需要教育的时候拼命攒钱。将省下来的每一分存款都留作将来“应急”。
却从来都没有想过,是不是可以给子女一个富足的童年,让孩子拥有面对困难的魄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成年子女一旦向父母索要家底,一定要果断拒绝。这并不是不帮孩子,而是在努力弥补当年教育的缺欠。
社会事件不止一次向我们证明,那些依靠父母还清债务的人,会在短时间内再次负债累累。
想要子女余生都能过得好,一定不是给他留钱财,而是教会他遇到难题该如何对待。
快刀永远斩不清乱麻,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不来自外界环境,而源于个体心境。
当子女索要家底的时候不要盲目鼎力相助,问清楚前因后果,再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帮扶。
老话说:“惯子如杀子。”过度的溺爱,只会让子女的人生路越走越窄。
家底可以主动给,一定不要给子女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毫无保留的付出,容易结仇。
偏爱这个词,听起来很是让人心动。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别人的唯一。特殊带来的不只有甜蜜,还有痛苦。
这个世界永远能量守恒。有人占了便宜就一定有人吃亏。
在一个家庭当中,最忌讳的莫过于家庭成员不一心。
家庭可以说是最小的社会团体。不团结的团体永远都难逃被人欺。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图的不只是兴旺,还有抵抗外人攻击的能力。
不和睦的家庭犹如一盘散沙,轻风一吹便散了。更有甚者,无需轻风来吹,早已自相残杀。
子女索要偏爱,万不可以应允。偏袒意味着放弃公平公正。对待子女,不可厚此薄彼。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任何时候,被偏爱的人都会在其他公平的环境中摔跟头。
父母偏心某个子女并不是爱,甚至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双重伤害。既伤害了不被偏爱的子女,同时也会导致被偏爱的子女在踏入社会之后久久无法适应大环境。
没有原则的父母会让儿女缺乏敬畏之心,当他的行为越来越无法无天之后,就会犯下弥天大罪。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苦酒自酿是个体人生的悲哀。
面对子女索要偏爱,一定要及时拒绝并悉心教导。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因一时糊涂走上弯路。
再迷糊的人也有清醒的那一天,再无知的子女也会在生活中看清当年。
为人父母,要担起责任,替无知的儿女把关。真正疼爱儿女的父母不会放任子女随意吃糖,而是一边拒绝一边告知蛀牙有多可怕。
索要偏爱的儿女,就是那个哭闹着想吃糖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拒绝是深爱,不拒绝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