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对俄罗斯的挑衅动作从未停止,近日克里米亚地区发生冲突。6月20日,乌军对克里米亚地区油气钻井平台发动袭击,引发火灾,致使3人受伤,俄国防部动用了巡逻舰和飞机进行救援。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克里米亚地区的能源设施首次遭到袭击。
乌克兰之所以无所忌惮地袭击挑衅俄罗斯,与美西方国家的支持有很大的关联。乌方官员曾表示,不使用外国武器攻击俄境内目标的承诺不适用于克里米亚。自从俄总统普京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西方国家一边对俄实施制裁,一边源源不断地向乌输送军事武器。在此期间,北约成员国波兰和立陶宛的表现得尤为亮眼,从一开始就持鲜明的反俄立场。波兰向乌克兰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军事援助,并不断呼吁法德采取更强硬态度。
近两个月来,欧洲各国在制裁天然气议题上愈加纠结,但波兰和立陶宛态度非常坚决,果断拒绝卢布结算机制。俄罗斯和波兰的关系紧张加剧之际,俄方撤掉“卡廷惨案”纪念地的波兰国旗,凸显了两国之间的尖锐对立。1940年,2.2万名波兰军人和知识界精英在卡廷森林被集体杀害,该事件成为波兰和俄罗斯之间一个难以抚平的伤痛。6月24日,一些参观者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卡廷惨案”纪念地的波兰国旗消失了。
近日立陶宛禁止经立境内铁路向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运输货物,此举引起俄方强烈反对。俄外交部6月20日发表声明,警告如果立陶宛不恢复运输,俄方将作出回击。英国《独立报》报道称,普京盟友发出警告,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伦敦会“首先被轰炸”。6月25日,统一俄罗斯党成员古鲁廖夫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俄罗斯将在第一次空中行动中摧毁敌人的整个太空卫星群,以及反导防御系统。他还强调,俄罗斯导弹会“首先轰炸”英国伦敦,因为“对世界的威胁来自盎格鲁-撒克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