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大学依然是社会的底层,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底层和底层也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仅仅从收入上来区分层次,那么,有些大学毕业的人收入可能比不上有些没读过大学的人,确实也属于底层。
但是,分层的标准如果从单纯的收入转向综合评价,比如综合一个人生活的态度、见识与视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情绪情感、自控力、判断力等等,那么,读过大学确实不一样,前提是,你确实在大学里学到了该学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简单说底层如何如何,这本身就是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
下面网友的真实分享,简直让我大开眼界看完网友的分享,简直太真实了。
01前者和后者差不了多少,都是底层,要不然骆驼祥子也不是底层了,毕竟那时候上亿人吃不饱饭,祥子生活水平和地主差不了多少
02在大学生刚毕业、薪资最低、最困难的时候,嘲笑学历没用。在大学生深耕了十年、薪资非常可观的时候,诅咒他们35岁的时候失业、父母重病缠身、房子烂尾。在大学生深耕了二十年、有话语权的时候,怒骂他们是占着资源的既得利益获得者。在大学生退休后痛斥养老金不平等,要求降他们的退休金。
03确实,但是科举可以改一改,改成考数理化,这样既能让人皓首穷经,然后从中选出的人还必定头脑聪明,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04秀儿
05同一个动物界里,猪的命运都太致相似,唯独可恨的,狗会摇尾乞怜,讨来主人的“热翔”,更会来咬猪。
06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多数人都读了大学,那搞不好以后是没读大学的体力劳动者挣得更多。
07社会分工没用变,社会结构没有变,只是干苦力的人识字了
08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教育只是其中之一。即使在经济上可能不是最成功的人,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仍然可以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实现个人目标和贡献社会。
09说得很好!所谓难得糊涂,是阅尽千帆,对事物本质了然于心的超脱,而不是浑浑噩噩的真糊涂!
1050%的大学升学率,读了大学基本上做不了底层,但是否读了大学和做不做底层没有关系,当大学升学率到了80%之后,读大学一样会做底层。
11读书的意义往往不能立即显现,它可能在漫长的一生中逐渐显现于你的素养、认知、生活和为人处事中,甚至在后代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隐性的决定作用。
12如果学习课本知识是为了变现,那不如直接去变现。 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创始人,没一个有文化的,不影响人家身价几十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