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扶风
中美关税战、贸易战引发国运战之际,笔者去了贵州几日。为什么是贵州?因为主人家安排的参访内容,包括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1935年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发生在贵州。上个世纪60年代,新中国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的封锁及发动战争,全国军工业、城市人口大转移,把中国应对世界性战争的实力,以极隐蔽和安全的方式转移到西北、西南区,崇山峻岭的贵州乃十分重要的战略基地。
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华民族崛起,中国“科技兴国”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贵州建成了全球第一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对太空、航天、宇航、数字科技等发挥巨大作用,具标识性。从遵义会议到三线建设到“天眼”望太空,把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继续抗御外敌、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历史性有机串连起来。发生在这片土地的事情,使贵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1934年饱受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胡乱指挥,备受国民党围剿摧残,危在旦夕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作战领导地位”,这对中国革命乃伟大转折。可以说,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和今日之民族复兴。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内外反动势力没有一天让新中国安生过,亡我之心不死。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一个局面极为艰苦严峻的时期,中央做好打世界战争、中国沿海东部被打烂的准备,向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转移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建设设施,史称“三线建设”,对此毛泽东主席明确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方针,而贵州建成“天眼”和中国革命胜利、三线建设秉承的是一脉相承的一个目标、一种精神,那就是不忘初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本文原载于《东方日报》,原标题:《贵州的故事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