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巳节!《丽人行》、砭时弊!

硕果廉博说事 2025-04-05 11:18:49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一,《丽人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 贵族生活的奢华:诗中“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等句,描绘了丽人们姿态优雅、肌肤细腻,身着绣有孔雀麒麟的华丽衣裳,展现出贵族妇女的奢华生活和精致装扮。

- 统治阶层的腐败:“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描述了贵族们享用山珍海味却厌食,厨师精心烹饪却徒劳,反映出统治阶层的生活奢靡无度,浪费严重,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

- 杨氏兄妹的专权:诗中虽未直接提及杨国忠兄妹,但通过描写“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等场景,影射了杨国忠及其妹虢国夫人的权势和骄纵,他们在公众场合毫不避讳地招摇过市,暗示了杨氏兄妹凭借杨贵妃的受宠而专权跋扈,权势滔天。

- 贫富差距的悬殊:一边是贵族们在上巳节时的奢华出游、尽情享乐,另一边则是广大百姓生活困苦,这种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

二,上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时间

上巳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起源与发展

- 周朝就有记载,最初是一种水边祭祀活动,通过洗濯身体来驱疫辟邪、除去旧年的不祥,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 秦汉时期,这一天被称作上巳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此后,历代相沿。

传统习俗

- 祓禊:这是上巳节最早、最重要的习俗,人们到水边沐浴,用兰草蘸水洒在身上,洗去污垢和灾晦。

- 曲水流觞:文人墨客列坐于曲水之畔,将酒杯置于水上,任其漂流,停在谁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并即兴赋诗,极具风雅。

- 郊外游春:人们在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赏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 佩戴兰草:兰草香气清幽,有驱虫辟邪的作用,人们会佩戴兰草,祈求平安吉祥。

相关诗词

-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生动地描绘了上巳节文人聚会的情景。

- 杜甫的《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则展现了上巳节长安水边仕女游春的热闹场景。

现代传承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壮族、侗族等,三月三仍是重要的节日,保留着传统的习俗活动,如壮族的对歌、抢花炮等,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在汉族地区,部分地方也会举办与上巳节相关的文化活动,以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节日文化。

0 阅读:0
硕果廉博说事

硕果廉博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