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身高不到一米五,进国足对战日本,文科出身的力学之父

迷雾调查中 2024-12-07 16:07:59

国足,一度是最糟心的体育节目,踢不出亚洲,是永远的痛,遥想大宋球王高俅,真的是令人感慨万千,但是,国足的历史,并非从来都是拿不出手的,其中就有一位破壁者,他身高不到一米五,却在球赛中吊打日本,成功夺下冠军。

他不是别人,正是钱伟长,一名文科生出身的力学之父,说起他的人生,真的让人觉得传奇,成绩偏科到被清华录取,足球吊打日本,身高还从1.49米,增高了16厘米,至于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打心底里为他称颂。

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聊一聊,钱伟长先生的故事。

寒门子弟的志向

钱伟长是江苏无锡人,生于1912年,虽然姓钱,但家里确实没什么钱,往上翻两代人,虽然都是教书先生,可动荡的年代,有口饭吃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那么多呢?好在教育资源,家里是不缺的,老父亲饱读诗书,教儿子不在话下。

可惜,天不假年,父亲的命不好,在1928年去世了,当时的钱伟长,只是个16岁的半大孩子,没有赚钱的能力,也没有赚钱的门路,多亏叔父收留了他,自此前往苏州,在叔父的推荐下,进入了中学,后来叔侄俩相依为命。

18岁那一年,钱伟长考入清华,他的成绩,是无比耀眼的,中文和历史双科状元,但这只是文科方面的,如果去看他的理科成绩,老师都得自闭,这真的不是刻意针对吗?文科满分,数理化加起来20分,物理还是最低的,只有5分。

至于英语?很抱歉,钱伟长没学过,肯定是0分,但这不能怪他,唯独理科,他是真的提不起一点兴趣,寒门子弟最初的志向,是作为一名文学家,而他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历史系教授的赏识,恨不得当成关门弟子来教。

然而,918事变后,一切都变了,在家国情怀面前,钱伟长甘心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因为他当初的分数,是远不够清华录取的,可两科的状元,又让清华舍不得这一人才,所以才破格入学。

当时,光头不抗日,说一战就败,钱伟长恨不得复刻那句“娘希匹”,光头把国家当儿戏,他不能,那一天,钱伟长愤怒的在课堂上站了起来,历史,不读了!从今以后,转读理科,要造飞机,要造大炮,赶走毫无人性的侵略者。

历史系的教授,自知留不住钱伟长,不劝了,但物理系主任,也不想收他,因为基础太差了,真放进来,还容易耽误别的学生,谁知道他是不是心血来潮?可是,钱伟长不管,他已经铁了心,主任不同意,自己就缠到他非同意不可。

终于,主任认输了,前提是试学一段时间,钱伟长很珍惜这次机会,他废寝忘食,早起晚睡,恶补知识,等到毕业的时候,直接从一个理科垫底的学生,变成了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让物理系主任看的傻眼又觉得欣慰,行,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除了文学上取得的成就,钱伟长还有一件事情,最为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他带领国足大胜日本,成绩还是吊打的,刚开始,这个只有1.49米的小个子,不被所有人看好,但他硬生生用现实,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那么,钱伟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究竟还创下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壮举?我们接着往下看。

体育界的一颗新星

入学体检那会儿,负责体检的老师,看到钱伟长的时候,不禁沉默了,个头矮,体质也不行,除了跑的稍微快点,连个铅球都不一定丢的动,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年轻人,必须加强锻炼。

这番话,激励了钱伟长,所以他从刚体检的那天晚上,就开始锻炼自己了,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都要坚持,只要人还受得了,锻炼就不能停,靠着这股子毅力,小个子拥有了一副绝佳的体质,跑的也越来越快。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钱伟长拿下了全国田径赛的第三名,要知道,当时的障碍物标准,只比他低43厘米,这得多矫捷的弹跳力,才能跨过那么多障碍,以13秒4的成绩,完成100米的目标,消息一经传出,体育界冉冉升起了一颗新星。

别看个子小,运动方面真是半点不含糊,一度成了清华体育方面的代表人物,看看人这技术,杠杠的,甚至后来入选了国家队,作为足球队的主力,那运球叫一个炉火纯青,而且在赛场上,小个子也是一种优势。

后来,作为国足的成员,钱伟长接触到了日本队,表演了一波什么叫吊打,成功夺得了冠军,这里不得不让人感慨,钱老先生真的是全才,学什么是什么,如果他能晚生几十年,去做国家队的足球教练,估摸着早就横扫欧洲了。

回归正题,灭了日本队嚣张气焰的钱伟长,是体育界的英雄,他从清华毕业之后,身高多长了16厘米,这是他本人也没有想到的,一般来说,人有两次发育的机会,一次在青春期,一起在成年之后,他的个头增长,年龄卡的有点极限了。

再说回钱伟长的文学造诣,他的理科成绩优秀,始终没有忘记造飞机,造大炮的目标,所以留学这件事,他刻不容缓,考取了公费留学的名额。

值得注意的是,前往美国留学之后,钱伟长和另一位大名鼎鼎的同姓人物,发展成了同学,即钱学森院士,均师从冯·卡门,而且在只有28岁的年纪,钱伟长的成就,让爱因斯坦和丘吉尔,都赞赏有加。

1946年,身在美国的钱伟长,心里十分想家了,出国好几年了,想回祖国去看看,虽然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可还是毅然决然回去了,等到两年后钱学森回国结婚,亲自看望老同学,却发现他的日子过得很难,建议他先回美国。

可是,当钱伟长去大使馆填表的时候,却发现有个让他生气的选项,两国如果开战,会不会效忠美国?钱伟长大笔一挥,写了个“NO”,愤然离去,美国之旅就此泡汤,而他将来,又会何去何从呢?搞力学!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只不过,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的,搞力学,没问题,但钱是大问题,可人之所以伟大,就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

皓首依然不改赤子心

力学的研究,早从刚留学的时候就开始了,钱伟长和老师冯·卡门发表的文章,让整个学术界震撼,包括爱因斯坦和丘吉尔,但后者不知道帮他解决了被德军轰炸问题的,是一位中国的青年,竟然把他当成了美国人,这就很抽象。

而且,更抽象的是,丘吉尔可能到死都不知道,他当初谢错人了。

钱伟长提的建议是,多制造一些被击中的假象,这样小胡子就会节省资源,少炸几次,如果不是靠着这一建议,伦敦或许会变成新伦敦。

对于冯·卡门来说,钱伟长就算他最骄傲的学生之一,那时候他一年的工资,高达8万美元,哪怕换算成现在的钱,都是国内的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可话又说胡来了,抗日战争胜利了,他想回去,将更多的知识,带回国内做建设。

可惜,钱伟长需要养家糊口,他结婚的的时间比较早,在1939年就和清华才女孔祥瑛组成了家庭,婚后还生了儿子,回去不久,女儿又出生了,家里的开销就更大了,为了赚钱,他找了好几份工作,但依然不是太顺心。

后来,遇到老同学回国,又遇到美国大使馆的刁钻问题,气的钱伟长提上了搞力学的日程,没钱,就找老朋友借钱,他早习惯了穷日子,本来学习的初衷,就是为国效力,不能等真学成了,反倒将知识都埋没。

所以,在母校教书期间,钱伟长四处筹钱,不断借债,直到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他的生活越发贫困潦倒,但力学专业终于办起来了,自己的目标实现了一半,之后将自己的所学,撰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了这一专业。

5年后,国际理论力学最年轻的大师,再次为国家发光发热,力学的发展,有了显著的进展,两弹一星能够成功,钱伟长也是有功之人,由此被称为“中国力学之父”,这一荣誉,实至名归。

再之后,钱伟长也一直坚守到自己的岗位上,除了教书,他还到基层做过炉工,研究车间的产品,帮助工厂里面设计液压机床,这一块耀眼的金子,真的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不断发光。

哪怕到了满头白发,依然不改爱国的赤子之心,年纪大了,钱伟长依然有能做的事,有想做的事,尽管年事已高,但还可以教书育人,他又回到了学校,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眼前的学子一茬换了又一茬,但年轻人的朝气,始终蓬勃。

在钱伟长的教育理念中,他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告诉他们,如何热爱自己的国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一个有文化修养和心灵美好的人,配上专业的知识,才是年轻一代的爱国者。

科学家,必须坚持自己的标准,科学追求真理,更要爱国、爱民族、牢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研究的内容,要对社会、对民族做出贡献,科学必须和社会挂钩,有时也必要研究一些哲学,不管什么方面,都要做到创新。

至于钱伟长先生的弟子,堪称桃李满天下,清华北大的多名教授,以及众多后来者的科学家们,都曾师从过这位老先生,在他们眼里,钱伟长先生是泰斗,是他们学习的楷模,不仅要学习他的知识,更要学习他的精神。

最后,再来说几个有意思的细节。

钱伟长先生,性格很幽默,态度非常谦逊,见到人总是笑呵呵的,当年参与国足,大胜日本队,就是笑着表示,他自有秘诀,除了家国大义上的原则问题,老先生一直是个好脾气,最后在2010年7月30日,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享年98岁。

弃文从理,却又不离文,无愧于跨界高手,更不愧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文理兼备,国之栋梁,晚年依然对文史保持兴趣,钱伟长先生真是博学多才的大家。

虽然,老先生已经故去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传承了下来,历史会铭记他的功勋,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向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3 阅读:182

迷雾调查中

简介:迷雾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