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沪航警已经发布,中国海军003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完成第七次、为期一周的试航后,将于4月1日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
按照之前“辽宁”舰和“山东”舰的试航频率,估计“福建”号航母再进行两三次试航后,就会交付人民海军,因此我们今年必然能看到“福建”号加入海军战斗序列。
此次海试的细节
而此次“福建”号航母出击,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科目:
其一是众所周知的,传言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都没有实锤的中国首次海上电磁弹射试验。以“福建”号第五次和第六次试航的情况看,其飞行甲板上已经出现了黑色的轮胎胎印,证明舰载机已经完成了触舰复飞科目,但是暂时还没有实施电磁弹射试验的消息。
此次“福建”号航母出航,加上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咱们新闻发言人那抑制不住上扬的嘴角,更是让外界觉得这次咱们的电磁弹射试验十拿九稳了。
其二则是根据卫星图片发现的“福建”号航母的航迹。根据卫星图片反映出来的情况,“福建”号航母在渤海湾进行了机动性能试验,试验包括实施多个连续S型航路、小半径转弯等。
从卫星图片来看,部分转弯半径可能只有航母舰长的两倍左右。这证明了“福建”号航母具备极强的机动性能,其动力主机和转动轴系等配合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出我国在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动力系统的研制上,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其三则是根据第二个延伸出来的,在一些关于“福建”号的图片中,大家意外地发现了在“福建”号的舰体一侧,出现了一朵云,于是很多人就在猜测“福建”号是不是进行了全舰抗冲击爆炸试验?
当然,这种说法很快被发现经不起推敲——这朵“云”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大家粗略一量的话,大概相当于“福建”号三个舰体左右的长度,如果这是爆炸烟云,意味着爆炸产生的烟云直径达到1千米以上,只有2000吨级当量以上的核爆炸,才有可能产生这么大直径的烟云。
因此,在短暂的讨论后,军迷们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就是一朵飘在渤海湾上空的、孤零零的云朵,只不过是机缘巧合地被拍进了视野里,成了“福建”号的点缀而已。
不过就这样一个细节,引出了一个话题——“福建”号什么时候才能实施全舰抗冲击试验,全舰抗冲击试验究竟如何实施?
什么是抗冲击试验
先做做名词解释好了,什么叫做全舰抗冲击试验(Full Ship Shock Trials,FSST)?
所谓的全舰抗冲击测试,顾名思义主要验证的就是舰艇在特定情况下抗冲击力的能力。毕竟在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一般会受到多种冲击力的影响。
其一是水中冲击力,包括各种航空武器、水面武器,尤其是水中武器如战雷和水雷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其二是舰体冲击力,包括各种武器直接命中军舰舰体之后产生的冲击力;其三是各种反作用力,比如战列舰时代战列舰大口径主炮发射时对舰体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
在这么多冲击力中,舰体本身发射舰载武器时承受的反作用力,是相对较小的。在之前的战列舰时代,战列舰多炮塔齐射时动辄会造成数千吨的反作用力,其作用力之巨大甚至可能导致战列舰横向位移。
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舰的主炮口径越来越小,加上高效的舰炮制退缓冲系统设计,现代舰船在发射舰载武器时的反作用力基本上已经到了不用考虑的程度了。
舰体冲击力是值得进行冲击试验的,但是作为战斗舰艇的话,显而易见无法利用破坏性方法对此进行验证。毕竟你不可能为了进行全舰冲击测试,真的拉出来一艘现役舰艇,用反舰导弹和航空炸弹去炸它——这代价太高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等这艘船退役之后对其进行验证。
比如美国海军就曾用退役的“小鹰”级航空母舰“美国”号进行过全舰冲击测试,使用反舰导弹、鱼雷、航空炸弹等反复轰炸它,从中获取全舰抗冲击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验证该型舰的抗冲击能力设计,并为后续舰艇的相关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所以,在舰体抗冲击力试验难以在现役条件下进行的情况下,改为水中抗冲击力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
一方面,水中武器对舰体的冲击力,本身就是值得试验的内容。
二方面,相比空气,水的密度更大,压缩率更高,使用少量炸药即可模拟出大量炸药在空气中爆炸对舰体产生的冲击力。
三方面,即使无法进行直接打击试验、采用非接触引爆的方式,也可以比较充分地模拟舰体在遭到一定压强的情况下,其舰体设计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等于是做了抗毁试验。
四方面,舰体的抗冲击试验不仅是要做抗毁试验,现代舰船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各种舰载武器越来越精密,相应的对电子设备的抗冲击、抗辐射、抗毁伤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同样是值得进行抗冲击试验的,看看在一定的震动和冲击条件下,电子设备还能不能正常工作,各种舰载武器在经过冲击之后还能不能正常开火,甚至舰上搭载的战术导弹等在经过冲击后发射出去,还能不能命中目标?都是值得试验的。这直接决定了舰艇在遭受冲击的情况下的可靠性,是否还可以继续作战。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舰艇的抗冲击试验是绝对必要的。即使不进行直接打击试验,也有必要进行模拟试验,验证舰体强度,验证电子和舰载武备系统的可靠性。其二,相比采用空中爆炸的模式,使用水下爆炸进行全舰抗冲击试验要更为科学,更能够对全舰的结构强度进行验证。所以目前各国舰艇抗冲击试验主要都以水下引爆的方式实施。
何时做抗冲击试验
那么全舰抗冲击试验如何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在实施前要进行哪些技术准备,一般会在舰艇的全寿命期哪个阶段实施呢?
一般来讲,在实施全舰抗冲击试验之前,首先要精心计算炸药用量和爆炸当量。毕竟如果用量少了起不到试验的效果,如果用量多了那可能直接就把舰体给压裂、一个试验就把全舰干进修船厂里边大修去了。总之,能够验证舰体的结构强度达到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就已经足够。
而在技术准备阶段,要求试验舰一般距离爆炸中心100到300米之间,舰体甲板一般要清空,舰体内要进行预先的抗冲击准备。
按照目前美国海军、法国海军公布的全舰抗冲击试验画面,在试验开始之前全舰内部的所有移动物品都是要求固定起来的,甚至连显示器上都贴了用于加强的胶带,避免冲击之后显示器破裂碎片伤人。
然后要求全舰锚泊或浮航,冲击试验完成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对电子设备和武备等进行一一重启看看情况是否正常,从而基本完成一次全舰抗冲击试验。
至于全舰会在寿命期何时进行抗冲击试验,其实这倒是没什么规定,不同国家海军不同型号的军舰都不一样。
比如美国海军的全舰抗冲击试验,伯克I级是一直到1994年,3号舰服役之后才进行了抗冲击试验,伯克IIA则是2001年进行了抗冲击试验。而提康德罗加级甚至是一直到7号舰、1987年才进行了首次抗冲击试验。
尼米兹级航母也是一直到4号舰罗斯福号、在1987年进行了抗冲击试验。至于福特级航母的全舰抗冲击试验,则是一拖再拖,最后一直到2021年才完成全舰抗冲击试验,之前甚至一度传言有取消这一试验的打算。
而中国海军也差不多,我们的首次全舰抗冲击试验发生在2014年,试验对象还是老的051D型驱逐舰、目前确认,似乎052D型驱逐舰进行过全舰抗冲击试验。至于055大型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目前没有抗冲击试验的消息,也不清楚后续是否准备实施这一试验。
总之,此次“福建”号航母的第七次试航,目前能提到的信息就只有这么多。国防部暗示了咱们的首次电磁弹射,卫星图片显示了海上极限机动能力试验,同时大家还把这朵云当成了可能实施的全舰抗冲击试验。
如果真是爆炸烟云,得有这么大(图源:大包CG)
只不过如果这是真的,那这不仅仅是抗冲击试验了,更像是传说中的城堡-Bravo行动……至于福建号航母后续是否会实施全舰抗冲击试验,目前不清楚,我们现在的首要关注点,还是福建号什么时候正式公开航母弹射试验,加上正式入役,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