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动手前请先点一点上头的“”按钮,真心感谢大家的捧场。我盼着能给你们带来愉快的阅读时光,一起享受书本里的乐趣。往后啊,我还会给大家呈现更多好玩的故事,敬请期待!
1936年那会儿,杜月笙跟他的四姨太姚玉兰照了张挺少见的照片。照片里,杜月笙穿了件长袍马褂,稳稳当当地坐在桥头上。挨着他、靠着他坐的是他的五姨太孟小冬,孟小冬穿着件特别漂亮的旗袍,看着真是妩媚极了。而在孟小冬旁边站着的就是四姨太姚玉兰,她穿的是件白旗袍,身材虽说有点走样了,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眉眼也清秀,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样子。平时啊,这姚玉兰处理家里事儿那是既聪明又周到,家里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是个难得的好老婆、好妈妈。
杜月笙这辈子在情感上挺多彩,他一共娶了五位老婆。大老婆叫沈月英,二老婆是陈帼英,三老婆孙佩豪,四老婆姚玉兰,最小的五老婆孟小冬。
在杜月笙的五位夫人里头,他最看重也最心疼的就是四姨太姚玉兰。虽说在长相上,她可能不是五位夫人里最出众的,但她做事稳重,特别能体谅人。在平日里,姚玉兰给了杜月笙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他心里头觉得特别暖和。
姚玉兰出身京剧家庭,她妈是20世纪初挺有名的女老生,叫筱兰英,而她爸姚长海呢,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的梆子青衣。
小时候的姚玉兰特别聪明伶俐,性格也很开朗。在爸妈的悉心指导下,她踏上了唱京剧的道路。后来,为了让姚玉兰在京剧这行能有更大的出息,爸妈就安排她去谭派、汪派这些京剧门派里,跟着师傅们学老生戏,还有各种京剧的基本功。
姚玉兰12岁的时候,京剧的那些基本功她都已经练得很熟了。于是,她妈妈筱兰英就领着她一起上台演戏。那次表演,姚玉兰表现得特别棒,赢得了台下观众连连叫好,大家都夸她演得好。
1918年那会儿,14岁的姚玉兰跟她妈筱兰英,还有她妹姚玉英一起在烟台唱戏。那次表演,她们三个配合得特别好,姚玉兰唱功特别好,全都发挥出来了。就因为那次唱得好,她一下子在当地就有点小名气了,成了挺受欢迎的京剧女演员。
1922年的时候,18岁的姚玉兰在汉口登台表演,那会儿她碰到了同样是唱京剧的孟小冬。两个人挺合得来,一来二去的,就成了好朋友,好得跟亲姐妹似的,啥心里话都愿意跟对方说。
1929年那会儿,25岁的姚玉兰和老妈筱兰英一起来到上海黄金剧院登台。巧的是,杜月笙那天也在观众席里看戏。他一眼就瞧上了姚玉兰,觉得她举止得体,嗓子又好,心里头就开始对她有了那么点意思。
杜月笙对姚玉兰产生了情愫,这事儿被黄金荣的夫人瞧在了眼里,她便主动站出来,想要促成这段姻缘。姚玉兰的母亲筱兰英呢,考虑到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势力,不敢轻易得罪,于是就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
虽然筱兰英,也就是姚玉兰的母亲,已经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但姚玉兰这边却给杜月笙出了个难题,说要想娶她,杜月笙得先给她另外找个住的地方,她可不想去华烙臬路的杜公馆。杜月笙一听,觉得这要求也不算过分,就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杜月笙终于和姚玉兰成了亲,姚玉兰也就这样成了他的第四个老婆。结婚以后,杜月笙说到做到,在辣斐德路另外盖了栋新房子,让四姨太姚玉兰搬过去住了。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就不再接那些赚钱的登台表演了,只是偶尔参加点慈善演出或者家庭聚会啥的。后来,她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为了全心照顾家里,姚玉兰就更是很少再去登台亮相了。
姚玉兰是个地道的中国传统女性,她不光把杜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教育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更重要的是,在杜月笙碰到难题时,她总是能站出来帮忙解决,有胆量,有自己的想法。在杜月笙心里,她就是最靠谱、最值得依靠的另一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杜月笙带着一家老小跑到香港躲了起来。但好景没持续多久,到了1941年圣诞节那天,香港也被占领了。杜月笙提前跑去了重庆,而他家里一百多口人,就只能先留在香港了。
香港失守之后,整个社会乱成一锅粥,银子和粮食都特别紧缺。在重庆的杜月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特别惦记家里老老小小的安全。于是,他打了个电话回去,把照看家里那一百多口人的重活,都交给了四姨太姚玉兰来干。
那时候,杜月笙在电话里跟他最信赖的四姨太姚玉兰讲:“玉兰,杜家的老老小小,你就得多费心照应着了!我这会儿实在脱不开身,真是难为你了!”
姚玉兰四姨太接到这个任务,立马爽快地答应了。接着,她就以杜家“当家主母”的角色,管起了杜家的里里外外。在她的打理下,杜家这一百多口人顺顺利利地熬过了在香港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1944年那会儿,多亏了四姨太姚玉兰的周密安排,杜家这一百多号人才好不容易摆脱了困境,平安无事地撤了出来。她一直忙前忙后,直到确认每个人都安全走了,自己才最后一个动身,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最后终于到了重庆,和丈夫杜月笙见上了面。经历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还扛下了这么重的担子,杜月笙心里头对她是既感激又愧疚,从此对她更加敬重和疼爱。
孟小冬和姚玉兰是铁杆姐妹,但孟小冬婚姻不幸,过得挺惨。姚玉兰心里明白,孟小冬没了老公,在这个混乱的世道肯定很难熬。于是,姚玉兰把孟小冬接到家里一起住,还帮忙牵线,让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这样一来,孟小冬就有了依靠,也慢慢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离世后,他的几位夫人分完遗产,就各自带着孩子离开了杜家。那时候,杜月笙的丧事和棺材都还没安排好,这让留在家里的姚玉兰特别心慌和难过。但姚玉兰是个能担事儿的人,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找宋美龄帮忙,带着孩子们和杜月笙的棺材坐船去了台湾,把杜月笙安葬在了汐止。到了台湾后,因为没了收入,姚玉兰分得的遗产很快就用完了。为了养大还没成年的孩子们,姚玉兰决定重新出来唱戏,赚钱养家。
后来,多亏了姚玉兰的不懈努力,日子才慢慢变得好起来。等生活稳定下来,姚玉兰就把她的好朋友,也是杜月笙的五姨太孟小冬,接到了台湾,一起度过了宁静快乐的晚年。到了1983年,这位曾经在杜月笙家里举足轻重的“女主人”在台湾安然离世,享年79岁。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