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轻信熟人“代办社保”,200多名老人等来一场大骗局

聊通社 2023-10-28 17:33: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老年人的求稳心理和追求安逸的心态,编造各种谎言实施诈骗。其中,“代办社保”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骗局。

日前,央视财经频道《反诈第一线》深入报道了山东聊城临清市公安局破获的一起特大“代办社保”养老诈骗案,涉案总金额超千万元,值得一些老年人引以为戒。

案件来龙去脉

近期,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以代办“社保”为名的特大养老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和李某对外宣称“有退休指标”、可以代办“社保”,先后诈骗了200余名老人。

警方调查发现,这些老人都是听自己的邻居、朋友、熟人说,有特殊渠道或关系,能够办理这样的“补缴社保”业务。

通过资金流分析,逐渐梳理出了这个诈骗团伙的架构:王某和李某按照每人4万元的标准收取代缴费和服务费,中间人以及中间人发展的下线则根据受骗人的经济水平,从中加价,导致200多名受骗人以6万到10余万元不等的价格办理了同样的“补缴社保服务”。

近日,该案在临清市人民法院宣判,李某、王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其他“中间人”也均已接受法律制裁。相关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行中。

诈骗手段分析

利用信息不对称。很多老年人对社保政策、办理流程等了解不足,不法分子利用这一信息差,声称自己有特殊渠道或关系,能够代办社保、提前退休等,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

借助熟人关系。不法分子通过邻居、朋友、亲戚等熟人关系,将诈骗信息传播开来,利用老年人对朋友的信任心理,使受害人更容易上当受骗。

收取高额费用。不法分子在收取代缴费和服务费时,会根据受骗人的经济水平加价,以骗取更多的钱财。

伪造文件和证件。不法分子会伪造各种文件和证件,如退休证、社保卡等,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和配合。

几点防范建议

增强防骗意识。老年人要主动学习社保政策及相关知识,了解办理流程和规定。同时要保持警觉,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核实。不要轻信所谓的“熟人”“有关系”等谎言,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慎重选择代办机构和个人。老年人如果需要办理社保业务,要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代办机构或个人进行办理。不要被一些不良机构或个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以免上当受骗。

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老年人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状况,不要随意透露给陌生人或泄露给不安全渠道。同时要注意保管好各类证件和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及时报案和维权。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被骗了,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工作。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和文件,以便维权和追回损失。此外还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和建议。

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社区可以组织开展防骗宣传讲座和培训活动,帮助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警惕性,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可以建立社区互助机制鼓励居民之间相互帮助共同维护社区安全和稳定.

0 阅读:208
聊通社

聊通社

热点脱口秀,快嘴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