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从“脱钩”幻想破灭到关税豁免,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如同其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一样,充满了矛盾和动荡。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部分中国电子产品关税豁免的举动,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诸多解读。
这项豁免并非心血来潮,其覆盖范围之广、涉及贸易额之巨,都显示出其并非临时起意。

从美国海关公布的识别码来看,豁免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
高额关税最终将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导致电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一部iPhone的价格可能会从1500美元飙升至3600美元。
电子产品的生产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但需要庞大的熟练工人、稳定的电力供应、廉价的土地成本、高效的基础设施以及完整的配套厂商。

这些条件,中国能够充分满足,而其他国家,包括东南亚和印度,都难以在短期内复制中国的成功模式。
即便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想要在特朗普任期内重建独立于中国的产业链,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特朗普政府的困境与妥协——·】——»
面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压力、企业界的反对和与中国“脱钩”的不可行性,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然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其根本目标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并将日益强大的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
通过加征关税,试图削弱外国商品竞争力,为美国本土制造业争取生存空间,最终实现“美国利益至上”。

然而,事与愿违,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在新能源汽车、农业、造船、轻工业、服装等领域尤为突出,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远超中国电动车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这使得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策略处处受限,捉襟见肘。

——【·两个大国——加拿大、伊朗——·】
除了中国,特朗普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加拿大和伊朗等国的压力。
加拿大财政部8日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措施将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零时1分生效。
加拿大政府坚定致力于尽快取消这些美国关税,以保护加拿大的工人、企业、经济和工业。

伊朗则坚持“不妥协、不示弱”的立场,通过军事威慑、地区代理力量、外交斡旋、国际支持以及核谈判等多种手段,牵制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使其无法全力应对中国。
而俄罗斯则与中国互相配合,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共同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维护国际法的尊严和多边主义的原则。

——【·中美贸易战的持久战与全球格局:中国的底气与美国的焦虑———·】——»
面对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应对策略。
中国已不再纠缠于文字游戏和表面功夫,而是放弃幻想,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正如金灿荣教授的预测,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二阶段后,美国将难以占到便宜。

中国深知,与美国的脱钩已不可避免,并已为此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美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这表明中国不会为了谈判而谈判,更不会接受任何不平等的条件。普京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长远来看,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就像他们无法要求太阳别升起来一样。”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并非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所能解决的。
这是其经济模式和美元霸权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需要的是深刻的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
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底气,源于国内的团结一心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多元化市场布局。

——【·合作共赢才是未来之路——·】——»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但中国始终保持着沟通的姿态,强调只要美国带着诚意来,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
中国不愿意被逼妥协,但也从未拒绝与美国对话。
这表明,中国并非一味对抗,而是寻求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反观特朗普政府,虽然不断发出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信号,甚至一度表示在等待中国的电话,但其行动却与其言论相悖。
中国回应的不是电话,而是坚定的反制措施。
这表明,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对话与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一味坚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只会加剧全球贸易摩擦,最终损害各方利益。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更应该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和繁荣,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