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在全球复杂的局势里,有些国家境况艰难,伊朗就是其中一个。它不像乌克兰那样,不惜付出巨大牺牲也要维护主权和领土,选择奋力抵抗。
也不像某些国家,能降低姿态与西方改善关系,寻求经济发展。伊朗之所以陷入这种困境,是因为它在俄乌冲突和中东问题上采取的机会主义策略,以及国内日益严重的政治分歧。

举个例子,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在X平台上用乌克兰语公开嘲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过度依赖西方,甚至用“海市蜃楼”来形容这种依赖,以此警示国内亲西方的力量。
就在警告发出的前一天,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却表达了相反的看法。他强调应该和美国对话沟通,而不是针锋相对地对抗。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暗示着伊朗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也让人对伊朗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疑问。当前的政治局势,让人难以捉摸,充满变数。

——【·哈梅内伊的忧虑与布局·】——»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85岁高龄,面对日益逼近的晚年,他心中充满忧虑。他深知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特别关注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对待乌克兰的方式。
在他看来,特朗普政府“背叛”了乌克兰。

具体来说,哈梅内伊注意到了这样一件事:特朗普与时任副总统彭斯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会面时,公开直播的会谈场面一度非常紧张,双方激烈争吵,泽连斯基甚至被“请”出了白宫,导致原定的美乌矿产协议也被迫停止。
哈梅内伊认为,这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的虚伪面目。美国利用援助来控制其他国家,这种做法在乌克兰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他不断强调西方提供的支持虚无缥缈,如同“海市蜃楼”般不可靠。他还转发了自己在2022年3月1日,俄乌冲突刚开始时发表的类似观点,以此告诫其他国家不要重蹈乌克兰的覆辙。
同时,他也警告国内那些幻想依靠西方势力解决问题的人,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认为,过度依赖美国和欧洲的国家最终会沦为被操控的“傀儡”,完全丧失自主权。
对内,哈梅内伊也在为他去世后的权力交接做准备。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继承人问题非常重要。他认为,以佩泽希齐扬为首的改革派可能会在他卸任时争夺最高权力。

因此,他联合保守派,利用经济问题,通过议会的不信任投票,让改革派出身的财政部长赫马提下台。
他们指责赫马提没有控制好物价和汇率。这样做不仅削弱了改革派的势力,还让保守派进一步掌控了经济领域。

扎里夫辞职,表面上说和赫马提下台没关系,更像是他对哈梅内伊不愿意跟美国谈的不满。但更深的原因,可能在于哈梅内伊一直在打压改革派,加上保守派和一些老百姓的压力。
有报道说,扎里夫和他的家人一直被人骂,被诽谤,还受到威胁,一些议员甚至拿扎里夫的孩子有美国国籍说事。

面对美国,哈梅内伊的态度非常强硬。他认为与美国谈判根本解决不了伊朗的问题。
他说美国不值得信任,只会耍花招,就像以前特朗普政府那样,说退出伊核协议就退出,还重新开始全面制裁伊朗。

因此,他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重新谈判的建议直接拒绝,并且要求伊朗人民必须适应他制定的强硬政策。他觉得跟美国谈判既不明智,也不聪明,更丢面子。
尽管哈梅内伊构建了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强硬统治体系,但伊朗经济却持续不景气,民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这给改革派,尤其是总统候选人佩泽希齐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重压力。如何带领伊朗摆脱经济困境,改善民生,成为了佩泽希齐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是一个艰巨的难题,需要他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坚定的决心。
——【·佩泽希齐扬的困境与努力·】——»
佩泽希齐扬总统被看作是跟美国关系比较好的领导人,他的上台本身就有点缓和局势的意思。前总统莱希突然去世后,佩泽希齐扬赢得了总统选举,这可能说明伊朗老百姓想换个活法。

他上任以来,一直想改善和美国的关系,希望通过好好谈谈,让西方国家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这样就能给伊朗的经济带来活力,最终减轻国内的经济压力。
他相信,跟美国硬碰硬不是长久之法,只有握手言和,伊朗才有机会真正发展起来。

所以他积极地向西方国家示好,想和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还主动表示愿意和美国对话,甚至公开说,他自己觉得和美国对话才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佩泽希齐扬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受到掣肘。哈梅内伊坚持强硬立场,保守派势力也从中作梗,形成难以突破的障碍,让他与美国的谈判难以实质性地展开。

他虽然是总统,但伊朗的政治制度特殊,最终的决策权实际上掌握在最高领袖手中,总统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他只能无奈地说,他会始终追随哈梅内伊对美国的态度。他强调,当最高领袖指明了方向,他们就必须服从。
这样的表态,与其说是对最高领袖的绝对忠心,倒不如说是他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甚至可能悄悄地暗示美国方面:美伊谈判的最大阻碍是哈梅内伊本人。

伊朗国内的改革派日子不好过,不仅受到哈梅内伊和保守派的打压,还面临来自美国的外部压力。
特朗普政府如果再次上台,很可能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通过更严格的经济制裁逼迫伊朗让步,同时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
这样一来,改革派提出的与美国沟通对话的倡议,就显得更加没有底气,难以实现。
扎里夫在担任职务期间,他和他的家人一直遭受着无休止的谩骂、造谣和恐吓,最终导致他不得不辞职。

这件事让人更加忧虑,它不只说明伊朗国内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也反映出改革派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处境非常艰难,难以有所作为。
——【·未来展望与变数·】——»
伊朗现在面临着国内国外都不好过的局面,未来会怎样发展?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直坚持的强硬政策,能帮助伊朗摆脱困境吗?

改革派候选人佩泽希齐扬试图缓和伊朗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种努力有可能成功吗?
在哈梅内伊领导下,伊朗很可能继续保持强硬态度,坚决对抗美国。但这样做,伊朗就要承受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经济发展会更加困难,老百姓的生活也会面临更多问题。
另一种可能是,如果改革派将来能在权力争夺中获胜,他们可能会促使伊朗与美国重新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这或许能为伊朗的未来带来新的转机和希望。

但这不仅仅要排除哈梅内伊和强硬派的反对,还得美国拿出诚意和变通的态度才行。
与此同时,伊朗未来的发展也受到外部环境显著影响。美国增加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这无疑让伊朗感受到更大的军事威胁,地区局势也因此更加紧张。

如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伊朗很有可能被牵涉其中,导致自身处境更加艰难。
伊朗的未来充满变数。一方面是哈梅内伊的强硬路线,另一方面是佩泽希齐扬面临的困境,两者共同构成了伊朗复杂的政治局面。

这种局面会如何发展?伊朗能否摆脱内部和外部的困境,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这不仅考验伊朗领导人的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利益。
伊朗的未来走向,引人关注,意义重大。最终结果如何,有待时间来揭晓。期望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2025-03-03,《万斯为何带头攻击泽连斯基?多名政要劝泽连斯基:修复和美国的关系》
环球时报,2025-03-02,《美乌谈崩后,哈梅内伊发声》
海峡网,2025-03-03,《伊朗总统: 我认为应该对话,但哈梅内伊反对,我们就不会与美国对话》
中国新闻网:2025-3-3:美乌闹翻后,俄乌继续战场博弈 专家:和谈是大势所趋
环球网:2025-3-2:美乌总统争吵后,哈梅内伊官网重发三年前评论:西方对其傀儡国家的支持只是海市蜃楼
环球时报:2025-3-4:伊朗媒体:副总统宣布请辞
